天安字典

《浣溪沙》

时间: 2025-08-10 03:22:00

诗句

信得金钿误玉腰,水堂深处麝烟消,朱扉长锁独无聊。

绿树化阴看结子,红颜投老惜馀娇。

凤凰台上忆吹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03:22:00

原文展示:

浣溪沙
信得金钿误玉腰,水堂深处麝烟消,
朱扉长锁独无聊。
绿树化阴看结子,红颜投老惜馀娇,
凤凰台上忆吹箫。

白话文翻译:

我相信金钿的美丽,误以为它能代替玉腰。
水堂深处,麝香烟雾渐渐消散,
朱红的大门长久锁闭,独自感到无聊。
绿树投下阴影,静静地观望着果实的成熟,
红颜易老,我惜别那一丝余香与娇艳。
在凤凰台上,我怀念曾经的吹箫声。

注释:

  • 金钿:金制的装饰物,美丽而昂贵。
  • 玉腰:比喻美好的身材,通常指代年轻女子的美丽。
  • 水堂:水边的房子,通常环境幽静。
  • 麝烟:麝香的烟雾,这里指香气。
  • 朱扉:红色的门,象征着封闭与隔绝。
  • 绿树化阴:绿树投下阴影,暗示夏日的繁茂。
  • 红颜:年轻美丽的女子,常用于形容年轻的女性。
  • 凤凰台:传说中的台,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玢,近代诗人,生活在清末民初,因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受到关注。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常描绘爱情、自然等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社交生活日渐繁华的时代,诗人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逝去青春和美好的无奈和惋惜。

诗歌鉴赏:

《浣溪沙》是汪玢的一首抒情词,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信得金钿误玉腰”,用金钿与玉腰的对比,表现了对外在美的追求,而“水堂深处麝烟消”则暗示了这种追求的短暂性和虚幻性。接下来的“朱扉长锁独无聊”,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面繁华的生活掩盖不了内心的空虚。最后两句,绿树和红颜的意象交织,既有对青春的珍惜,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深刻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易逝青春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信得金钿误玉腰:表达了对金钿的迷信与误解,认为外在的华丽能掩盖内在的美。
  • 水堂深处麝烟消:描绘了一种幽静的环境,麝香的消散暗示了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
  • 朱扉长锁独无聊:朱红的大门象征着隔绝与封闭,反映了内心的孤寂。
  • 绿树化阴看结子:绿树投下的阴影下,观看着果实的成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红颜投老惜馀娇:红颜易老,对年轻美貌的珍惜与惋惜。
  • 凤凰台上忆吹箫:在凤凰台上,回忆往昔的美好,吹箫声带来的情感共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钿误玉腰”,用金钿比喻外在的虚华。
  • 对仗:诗词中存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绿树、红颜、凤凰台等意象交织,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青春短暂和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惋惜,反映了人在岁月流逝中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金钿:象征外在的奢华,反映对美的追求。
  • 玉腰:象征真正的内在美,代表青春与美好。
  • 麝烟:代表芳香与短暂的美好,易逝而难留。
  • 朱扉:象征封闭与孤独,反映内心的迷茫。
  • 绿树:象征生命与希望,暗示时间的流逝。
  • 凤凰台:象征怀旧与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信得金钿误玉腰”中金钿象征什么?

    • A. 内在美
    • B. 外在奢华
    • C. 青春
    • D. 生命
  2. 诗中的“朱扉长锁独无聊”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希望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 比较汪玢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但汪玢更侧重于时间的无情,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对爱情的思念与失落。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词选》
  • 《汪玢诗集解读》

相关查询

咏怀 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己 晚渡黄河 叙寄员半千 游兖部逢孔君自卫来,欣然相遇若旧 久客临海有怀 畴昔篇 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简节 青字旁的字 豹头环眼 包含芒的成语 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涕的词语有哪些 不以为耻 窃伏 瓦合之卒 风流水性 硬骨头 齊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包含姑的词语有哪些 舟字旁的字 殷重 女字旁的字 倾盖之交 流离播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