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4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40:17
士女熙春足胜游。
羸躯到春见春羞。
强因山色一登楼。
芳草自然堪下泪,
萱花何事可忘忧。
此情分付醉时讴。
春天的气息让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游玩的快乐中。
我这瘦弱的身躯来到春天,却感到无比羞愧。
我勉强登上高楼,欣赏山色。
那芳草自然让我忍不住流下眼泪,
萱花为何让我忘却不了忧愁?
这种情感只能在醉酒时歌唱来寄托。
黄侃(1885-1936),字希白,号星华,晚号闲云,近现代诗人、学者,精于诗词,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他的诗风沉稳,有着典雅的气质,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创作于戊午年春天,正值作者对春天的感悟和感伤之时。春天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但对于身处困境的人,春天也可能带来无尽的思索与忧愁。诗中通过对春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奈的情感。
黄侃的《浣溪沙·戊午春感四首 其三》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透过个人的情感体验,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诗人以“士女熙春足胜游”开篇,描绘了春天的繁华与热闹,但随即转入自我反思,展现出内心的孤独与困惑。诗人将自己“羸躯”与春天的美好进行对比,产生了“见春羞”的复杂情感,这种自卑与羞愧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敏感和无奈。
接下来的“强因山色一登楼”,表达了诗人努力寻求美好、追求高远的愿望,但同时也隐含了一种勉强的无奈。山色的美丽并没有消解内心的忧伤,反而使其更加凸显。此后,“芳草自然堪下泪,萱花何事可忘忧”,在生机勃勃的草色与令人快乐的花朵中,诗人却因无法忘却的忧愁而流泪,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春天的美与内心的悲哀之间的冲突。
结尾的“此情分付醉时讴”,则是将情感寄托于酒醉之中,显示出一种对抗现实的无奈与逃避。整首诗在描绘春天的同时,深刻反映了个体对生活的感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内心忧愁的冲突,展现了对生命的反思与感慨,体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与社会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羸躯”指的是什么?
“芳草自然堪下泪”中,芳草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