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0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6:01
原文展示:
再寄元美 其二 李攀龙 〔明代〕 中丞辽海罢登坛,公子红颜复挂冠。 自有绨袍怜范叔,谁从长铗见冯驩。 上书北阙风云壮,洒泪西山雨雪寒。 憔悴尽堪知国士,相逢应作少年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中丞在辽海停止了登坛,公子年轻又辞去了官职。自有像范叔那样的人怜惜,但谁能像冯驩那样理解我呢?向北阙上书,风云壮阔,在西山洒泪,雨雪寒冷。即使憔悴也足以显示我是国士,相逢时应该把我看作少年。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攀龙,明代诗人,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攀龙寄给友人元美的,表达了自己辞官归隐的心情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决心和对友人的深情。诗中“中丞辽海罢登坛”和“公子红颜复挂冠”两句,描绘了诗人辞去官职的情景,显示了他的决绝和超脱。后两句通过范叔和冯驩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虽被怜惜但无人理解的孤独感。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即使憔悴也无愧于国士的自豪,以及对友人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辞官归隐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典故的运用,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高洁的人格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中丞”是指什么? A. 古代官职名 B. 诗人的名字 C. 地名 D. 人名 答案:A
诗中的“范叔”和“冯驩”分别指谁? A. 范雎和冯驩 B. 范仲淹和冯梦龙 C. 范成大和冯道 D. 范增和冯异 答案:A
诗中的“北阙”和“西山”分别象征什么? A. 朝廷和隐居 B. 北方和西方 C. 宫殿和山脉 D. 权力和自然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