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5:36
贺新郎 自题草堂
作者: 王夫之 〔明代〕
狼籍成衰老。唯馀此数茎瘦骨,随风颠倒。
满目江山无熟处,一曲林峦新造。
何敢望松萦竹抱。新绿半畦荒径侧,怕萋萋仍是黏天草。
钁头在,还须埽。东墙幸有冰轮好。
到秋来暖雪生眉,琼浆灌脑。
人道森寒清彻髓,也是龟毛蛇爪。
总拚与寒灰冷灶。万顷烟岚窗纸暗,恰昏昏睡忘寅卯。
阿鼻狱,蓬箂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的环境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衰老和孤独的感慨。诗人在衰老中,周围的景致也显得荒凉,只有几根瘦弱的植物随风摇摆,仿佛与他一样无力。四周的江山宁静却又空旷,似乎没有熟悉的地方。诗人不敢奢望松树和竹子环绕的美好景象,眼前的新绿杂草丛生,令人感到无奈。面对这样的环境,诗人有些无计可施,只能清扫庭院。东墙上还有一轮明月,是他唯一的慰藉。待到秋天来临,暖雪会在眉头轻轻飘落,给他带来一丝清凉的滋养。有人说这样寒冷的环境让人心灵彻骨,但他却觉得这如同龟毛蛇爪一般无用。即便如此,他仍要与冷清的炉灶相伴。窗外的烟岚笼罩着万顷田野,窗纸暗淡,正如他在昏昏欲睡中忘却时光的流逝。最后提到阿鼻狱和蓬箂岛,暗示了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索。
作者介绍: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湘山,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王夫之的诗词风格独特,常以深邃的哲理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观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王夫之晚年,此时他正处于社会动荡与个人孤独的阶段。诗中反映了他对衰老、孤独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这首《贺新郎 自题草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开篇的“狼籍成衰老”,便用一种沉重的语气道出了衰老的无情与生活的荒凉。诗中的景象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是诗人情感的映射。诗人用“唯馀此数茎瘦骨,随风颠倒”来表达自己在时光流逝中所感受到的脆弱与渺小。
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以“何敢望松萦竹抱”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自知之明。他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失落。随着诗的深入,诗人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在“人道森寒清彻髓”中,诗人对周遭环境的冷清与内心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他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最后,诗人提到“阿鼻狱,蓬箂岛”,不仅引发读者对人生苦难的共鸣,也让人思考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王夫之独特的诗人形象和他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衰老、孤独和理想的思考,展现了他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清晰地传达了对人生苦难的共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自知之明。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层次感,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理解视角,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深切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狼籍成衰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奈
C. 兴奋
答案:B
“新绿半畦荒径侧”中“新绿”指的是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杂草丛生
C. 春天的到来
答案:B
诗中“阿鼻狱”指的是什么?
A. 理想生活
B. 地狱
C. 自然景观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夫之的诗常流露出对孤独与衰老的感慨,而李白的《月下独酌》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两者虽在情感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王夫之的《贺新郎 自题草堂》,以及其所体现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