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蝶恋花 钱塘灯夕》

时间: 2025-04-26 20:52:53

诗句

灯意留人云自列。

六市轻帘,斗露钱塘月。

十二修鬟流翠结。

东风摇落仙肌雪。

浅浅银壶催晓色。

兰影香中,总是江南客。

去国一场春梦灭。

关情不记分吴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2:53

原文展示

蝶恋花 钱塘灯夕
作者: 贯云石 〔元代〕

灯意留人云自列。
六市轻帘,斗露钱塘月。
十二修鬟流翠结。
东风摇落仙肌雪。

浅浅银壶催晓色。
兰影香中,总是江南客。
去国一场春梦灭。
关情不记分吴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钱塘江畔的灯火夜景,灯光如意,令人留恋。夜市轻盈的帘子下,露水如斗,映照着钱塘的明月。精美的发饰在东风中摇曳,宛如仙女的肌肤被霜雪轻拂。清晨的银壶催促着天色渐明,兰花的影子和香气让人沉醉,不由自主地想起江南的游子。离开故乡后,春天的梦境已然消逝,心中牵挂的情感也再难分清吴越。


注释

  • 灯意:指灯光的情意,灯光给人带来的情感。
  • 六市:指繁华的市场。
  • 斗露:露水如斗,形容露水的清新。
  • 修鬟:形容女子的发饰。
  • 仙肌雪:形容美人的肌肤如雪般洁白。
  • 兰影:兰花的影子,象征高雅和清香。
  • 去国:离开故乡,指在外漂泊。
  • 春梦:春天的梦,象征美好的时光或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贯云石,元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独特,常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借助灯光与月色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思念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蝶恋花 钱塘灯夕》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画面感的词作。贯云石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灯火辉煌的夜晚以及江南特有的柔美风情。开篇的“灯意留人云自列”便将读者带入了温馨的夜色中,灯光似乎赋予了生命,营造出一种让人流连忘返的氛围。

接下来的描写中,作者通过“六市轻帘”与“斗露钱塘月”的对比,体现了夜市的繁华与自然的宁静。这里的“斗露”不仅描绘了露水的清新,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夜晚即将结束。诗中“十二修鬟流翠结”将女子的美丽与夜色相结合,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令人神往。

而“东风摇落仙肌雪”则通过拟人手法,赋予了自然以情感,东风如同温柔的手,轻轻拂过美人的肌肤,进一步渲染了诗中女子的娇媚与优雅。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转向自我的情感,借“去国一场春梦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缅怀。

整首词运用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而深沉,堪为元代词作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灯意留人云自列:灯光闪烁,营造出一种留人思绪的情景。
  2. 六市轻帘,斗露钱塘月:描绘了夜市的轻盈与自然的美丽,形成鲜明对比。
  3. 十二修鬟流翠结:女子的美丽发饰随风摇曳,展现了青春的活力。
  4. 东风摇落仙肌雪:东风轻拂,仿佛在抚摸美人,增强了画面的柔美感。
  5. 浅浅银壶催晓色:清晨的银壶象征即将到来的日出,时间的流逝感。
  6. 兰影香中,总是江南客:兰花的影子与香气,唤起对江南游子的思念。
  7. 去国一场春梦灭:离开故乡后,春天的梦境已经消逝,暗含对失去的感伤。
  8. 关情不记分吴越:对故乡的思念已经超越了地理的界限,无法割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灯意留人”,灯光比作情感的寄托。
  • 拟人:如“东风摇落”,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六市轻帘,斗露钱塘月”,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美好夜晚的描写及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内心的孤独,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温暖与思念。
  • :象征宁静与圆满。
  • 兰花:象征高雅与纯洁。
  • 东风:象征柔情与温暖。
  • 银壶:象征时光与清晨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哪位?

    • A. 李白
    • B. 贯云石
    • C. 苏轼
    • D. 白居易
  2. 词中“斗露”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露水
    • C. 灯光
    • D. 美人
  3. 诗中提到的“兰影”象征什么?

    • A. 秋天
    • B. 江南的游子
    • C. 高雅与清香
    • D. 春天的梦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在对比贯云石的《蝶恋花》和柳永的《雨霖铃》时,可以看到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和美好时光的思念,但贯云石的描绘更加细腻,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柳永则更加强调离别的哀伤和情感的深沉。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元代词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新息家叔 六月十七夜寄邢子友 张迪功携诗见过次韵谢之二首 书怀示友十首 其六 以石龟子施觉心长老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二首 题许道宁量 题简斋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搜猎 馬字旁的字 僯尸 臼字旁的字 摸门不着 从吾所好 一聚枯骨 音字旁的字 成仁取义 奄口 分境 耂字旁的字 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意犹未尽 几字旁的字 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珠槃玉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