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1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16:17
木兰花
作者: 王世贞 〔明代〕
是谁约勒东君去。
枝上晓声寒杜宇。
柔绿犹能抵死留,
妖红不解逡巡住。
灞陵一阵飘香雨。
宛转玉骢蹄下土。
记他含涩拆苞时,
总有千金无赎处。
是谁在约请东君(春天的神)离去?
树枝上清晨传来寒鸦的叫声。
那柔嫩的绿叶依然能够抵挡生死的流逝,
而那妖艳的红花却不懂得轻易地停留。
在灞陵的地方,雨水飘洒,带来了阵阵香气。
宛转的骏马踩踏在土上。
我记得他含苞待放时的涩味,
若是想要赎回,恐怕要付出千金也难以实现。
作者介绍:王世贞(1526-1590),字季真,号太和,晚号白云山人,明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用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明代,正值王世贞在文坛崭露头角之际。他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反映出对生命流逝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王世贞的《木兰花》以春天的动人景象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开头通过“是谁约勒东君去”引入春天的离去,既表现了人类对自然周期的无奈,也隐含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时光流逝的忧伤。接着,诗人描绘了清晨的寒鸦鸣叫,营造出一种清凉、孤寂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春天即将逝去的紧迫感。
“柔绿犹能抵死留,妖红不解逡巡住”两句,运用对比,表现出春天的生命力和花朵的娇艳,但它们在时间面前又是如此脆弱,难以长久。灞陵的香雨更增添了诗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宛转玉骢蹄下土”则把这美好与骏马的奔跑相结合,体现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亲密。最后两句不仅仅是对花朵的回忆,更是对逝去美好的惋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美好的珍惜,表现了对时间无情的叹息。
诗词测试:
“东君”指的是哪个季节的神?
诗中提到的“寒杜宇”有什么象征意义?
“妖红不解逡巡住”中的“妖红”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世贞的《木兰花》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春天的感慨,但王世贞更强调生命的流逝,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内心的孤寂与对恋情的追忆。两首诗虽主题相关,但情感基调各异,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