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阮郎归》

时间: 2025-04-26 10:25:28

诗句

陌头长忆踏青期,缃裙春草齐。

钿车停处夕阳低,鹧鸪金绣衣。

瑶笛趁,翠罂携,风光归路迷。

门前花落又成蹊,谁家郎马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5:28

原文展示

阮郎归
作者: 李慈铭 〔清代〕

陌头长忆踏青期,缃裙春草齐。
钿车停处夕阳低,鹧鸪金绣衣。
瑶笛趁,翠罂携,风光归路迷。
门前花落又成蹊,谁家郎马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踏青的美好时光,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诗人回忆起那时的情景,身穿缃色裙子的女子在春草间漫步,夕阳低垂时,钿车停在路旁,那只穿着金绣衣的鹧鸪在附近鸣叫。瑶笛的声音伴随着翠罂的香气,令人感到归路的迷惘。门前的花落成了一条小路,不知哪家的郎君骑马经过。

注释

  • 陌头:指小路或乡间小道。
  • 缃裙:缃色的裙子,缃色为淡黄色,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服饰。
  • 钿车:一种用金属装饰的车,通常指富贵的车子。
  • 夕阳低:指太阳快要落山,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
  • 鹧鸪:一种鸟,鸣声清脆,常被用来形容春天的气息。
  • 瑶笛:用玉石制成的笛子,象征高雅。
  • 翠罂:绿色的罂粟,象征美丽的花卉。
  • 风光归路迷:指春日的美景使得归家的路途变得迷离。
  • 郎马蹄:指骑马的年轻男子,象征青春与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慈铭(约1640-约1710),字宗宪,号缃亭,晚号松窗,清代诗人、词人。李慈铭为人性情温和,才华横溢,其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他的艺术风格深受唐诗的影响,喜欢运用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象。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盛春,诗人在春日踏青时,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作品中流露出对青春与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惆怅。

诗歌鉴赏

《阮郎归》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和怀旧情感的词作。李慈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在词的开头,诗人以“陌头长忆踏青期”引入,勾起了对春天踏青时光的深切怀念。接着,缃裙与春草的描写不仅形象生动,且让人感受到愉悦的春日气息。夕阳下的钿车和鹧鸪的金绣衣,描绘出了一幅富丽而又温馨的画面,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词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归路的迷惘和对青春的追忆。“风光归路迷”一句,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叹;而“谁家郎马蹄”则引发了对未来和爱情的想象,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一丝淡淡的忧伤。整首词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李慈铭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陌头长忆踏青期:在小路上我常常怀念春天的踏青时节。
  2. 缃裙春草齐:那时身穿缃色裙子的女子与春草交相辉映。
  3. 钿车停处夕阳低:钿车停在夕阳下,光线柔和,情景美丽。
  4. 鹧鸪金绣衣:鹧鸪穿着金色绣花的衣服,增添了春日的生机。
  5. 瑶笛趁,翠罂携:瑶笛的声音伴随着翠罂的香气,清新动人。
  6. 风光归路迷:美丽的风光让归家的路途显得迷离。
  7. 门前花落又成蹊:门前的花落成了一条小路,暗示着岁月的流逝。
  8. 谁家郎马蹄:不知哪家的年轻男子骑马经过,引发对青春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比喻手法,将美丽的自然景象与人物形象结合,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如“瑶笛趁,翠罂携”,上下句对称,使得整体音韵和谐,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拟人化,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对过去的回忆,表现了对青春和爱情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美好的春日中,既享受着自然的馈赠,又感受到人生的无常,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陌头:象征着人生的旅程与回忆的起点。
  • 缃裙:代表着青春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的赞美。
  • 夕阳:象征着温暖的时光与即将逝去的青春。
  • 鹧鸪:象征爱情与春天的生机,增添了词作的生动感。
  • 瑶笛:象征高雅与孤独的情感,传达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提到的“缃裙”指的是什么颜色的裙子?

    • A. 红色
    • B. 黄色
    • C. 绿色
    • D. 蓝色
  2. “风光归路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迷惘
    • C. 忧伤
    • D.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钿车”象征着什么?

    • A. 贫穷
    • B. 富贵
    • C. 平凡
    • D. 旅行

答案

  1. B. 黄色
  2. B. 迷惘
  3. B. 富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忆江南》:白居易

诗词对比

  • 《如梦令》(李清照):同样描绘春日的美景与情感,但更侧重于女性的内心感受与情感波动。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与人事交融,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李慈铭生平与作品》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明所四章 玉妃 秋夜听雨 人日小集镜园时梨花川茶盛开同右庭洞虚伊吾古民赋二首 其二 斗米滩 杨白华 天山行 游栖真洞 吕翁祠 姑苏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谋材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火字旁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方字旁的字 优优简简 有国难投 包含效的成语 洽购 榷酒征茶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天理人情 若要好,问三老 染缸房 高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断袖之癖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投币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