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如梦令 夜读》

时间: 2025-05-02 04:38:42

诗句

云被月轮推破。

竹影筛帘千个。

静夜兴如何,书味大羹难和。

频坐。

频坐。

小婢垂头催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8:42

原文展示:

如梦令 夜读
云被月轮推破。竹影筛帘千个。
静夜兴如何,书味大羹难和。
频坐。频坐。小婢垂头催卧。

白话文翻译:

在这宁静的夜晚,云层被月亮撕裂,月光洒下。窗帘上的竹影如千条筛子般摇曳。夜深人静,我的兴致如何呢?书中的滋味就像难以调和的美味。于是我频频坐下,频频坐下,却被小婢催促着要我去睡觉。

注释:

  • 云被月轮推破:云层遮挡了月亮,被月光撕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光透过云层的景象。
  • 竹影筛帘千个:竹影在窗帘上摇晃,像细密的筛子,表明夜晚的静谧与温柔。
  • 书味大羹难和:形容书中所蕴含的道理和滋味,如同美味的羹汤,难以调和,暗示阅读中的深刻感受。
  • 频坐:反复坐下,表现出诗人沉醉于书中的情境,难以自拔。
  • 小婢垂头催卧:小侍女低头催促主人去睡觉,表现出夜深人静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贻繁,清代诗人,生于1640年,卒年不详。其诗风清新婉约,擅长描绘日常生活与自然景观,与同时代的诗人相比,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与书籍交融之际,反映了作者在夜读时的感受及对夜晚宁静氛围的描绘。

诗歌鉴赏:

这首《如梦令·夜读》展现了诗人对夜晚阅读时光的珍惜与感悟。开头的“云被月轮推破”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竹影摇曳,窗帘轻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恬淡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反思自己的阅读体验,认为书中的滋味如同难以调和的美食,既有深刻的内涵,又难以完全消化。这种对阅读的沉醉与对夜晚的珍视,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思索的深度与情感的细腻。

诗中“频坐”二字,反复强调了诗人对书籍的痴迷,似乎在表达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而最后一句“小婢垂头催卧”则将这种沉醉与现实生活的冲突展现出来,暗示着夜深人静之际,尽管心中有无尽的思绪与感慨,终究难以逃避生活的责任与规律。整首诗在简洁的文字中,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享受,又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被月轮推破:描绘夜空的美丽,暗示宁静的夜晚。
  2. 竹影筛帘千个:以竹影的摇曳表现夜的静谧。
  3. 静夜兴如何:诗人自问此时的兴致如何。
  4. 书味大羹难和:书中的滋味与深意,难以言喻。
  5. 频坐:表现出对书的沉迷。
  6. 小婢垂头催卧:生活的责任打断了诗人的思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书味大羹难和”,用羹汤比喻书的滋味。
  • 拟人:竹影似乎有生命,能够摇曳。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夜晚阅读时光的珍视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生活的责任感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轮:象征光明与希望。
  • 竹影:代表自然的静谧与柔美。
  • 小婢:象征生活中的责任与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哪一句描绘了夜空的景象?

    • A. 书味大羹难和
    • B. 云被月轮推破
    • C. 小婢垂头催卧
  2. “频坐”在诗中表达了什么?

    • A. 对生活的反思
    • B. 对书籍的沉迷
    • C. 对夜晚的恐惧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写夜晚的情景,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而周贻繁则通过自然景象带出对知识的渴望与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周贻繁诗文集》
  3. 《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小梅花 大江乘 伤时 大江乘(郭县尹美任) 天下乐令/减字木兰花 其一 天下乐令/减字木兰花 广寒秋 题慈相上人竹林晏坐小照 广寒秋 九月十九过天仙庵,同福真老尼茶话 万里春 万里春 万里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ABS 釜底抽薪 见善若惊 绛引旛 龠字旁的字 天理昭然 以文害辞 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强弩之末 齐字旁的字 斗筲之材 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隹字旁的字 小人家 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亠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酽白 包含隋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