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

时间: 2025-07-28 09:21:33

诗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21:33

诗词名称: 静夜思
作者: 李白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白话文翻译:
床前洒下的月光,
似乎是地面上的霜。
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
低头思念我的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明月:明亮的月亮,象征思念和孤独。
  • 光:光亮,这里指月光。
  • 疑:疑惑,产生不确定的感觉。
  • 霜:白色结晶,常见于寒冷的夜晚,象征凄冷。
  • 举头:抬起头。
  • 低头:低下头。
  • 思:思念、怀念。
  • 故乡:出生或成长的地方,承载着情感的归属。

典故解析:
此诗写于唐代,李白在外游历时,因见明月而思乡,表现了游子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月亮在古代文学中常与思乡的情感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享有“诗仙”之称。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静夜思》创作于李白游历他乡时,夜幕降临,明月高悬,触动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家乡的情感寄托。

诗歌鉴赏:
《静夜思》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唐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情感。整首诗仅四句,却蕴含着浓厚的思乡之情与孤独感。第一句“床前明月光”描绘了夜晚床前的月光,清晰而明亮。第二句“疑是地上霜”则通过对比,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接下来的“举头望明月”展现了诗人对明月的凝视,象征着对故乡的渴望与思念。最后一句“低头思故乡”是情感的升华,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整首诗通过明月这一意象,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内心的情感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谐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疑是地上霜”:月光的清冷使人产生错觉,似乎是霜,这种感觉加重了夜晚的孤独与寒冷。
  • “举头望明月”:抬起头仰望明月,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 “低头思故乡”:低下头沉思,体现了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浓烈思念。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月光与霜的对比,增强了孤独感。
  • 反复:抬头与低头的动作反映了思念的波动,情感的起伏。
  • 意象:月亮象征着思念与希望,床前的景象则让人感受到孤独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游子在异乡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展现了人们对家乡的情感依恋,强调了月亮作为思乡的象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思念与希望。
  • 床前:表示诗人身处的孤独环境。
  • 霜:象征着凄冷的氛围,增加了思乡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明月”象征什么?
    A. 孤独
    B. 思念
    C. 未来
    D. 财富

  2. 诗人是在何种环境下思念故乡的?
    A. 白天
    B. 夜晚
    C. 雨天
    D. 春天

  3. “低头思故乡”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无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怀念,而《月夜忆舍弟》则是对兄弟的关心与思念,反映了不同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传》
  • 《古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道晏寺主院 蓝岭精舍 精舍纳凉 行宽禅师院 同越琅琊山 南园陪王卿游瞩 园亭览物 游溪 寒食后北楼作 郡中西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皱眉蹙额 主意 袭人故技 韦字旁的字 破璧 笔刀 包含弘的词语有哪些 舍然大喜 走之旁的字 包含腑的成语 長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痛恼 鼓字旁的字 征橐 敬业乐群 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老婆舌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