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柱》

时间: 2025-04-27 05:07:23

诗句

罗浮山下策枯藜,琪树琼林属品题。

两腋天风何处去,锦岩西更碧云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7:23

原文展示:

题柱
罗浮山下策枯藜,
琪树琼林属品题。
两腋天风何处去,
锦岩西更碧云西。

白话文翻译:

在罗浮山下,我骑着枯藤,
在琪树琼林里写下我的题词。
两腋间的天风不知吹向何方,
而锦岩的西边更加碧蓝的云彩在飘荡。

注释:

字词注释:

  • 罗浮山:指位于中国广东省的罗浮山,以其奇石怪岩和美丽的自然景观闻名。
  • :骑马或乘坐的意思,此处指骑行。
  • 枯藜:指枯萎的植物,可能代表艰难的处境或生活。
  • 琪树琼林:指美丽的树木和森林,象征着美好的环境。
  • 两腋:指腋下,这里形容风吹拂的状态。
  • 锦岩:美丽的山岩,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观。
  • 碧云:青色的云彩,表现出晴朗的天空和自然的美。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罗浮山本身在中国文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常作为隐逸和抒怀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道人,元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期,受道教思想影响深厚。他的诗作常体现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创作背景:
在元代,文人常常借景抒情,葛道人在此诗中描述了罗浮山的美景,表达了他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题柱》以清新脱俗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抒情意境。开篇“罗浮山下策枯藜”,显现出一种清贫和朴素的生活状态,骑着枯藜的意象给人一种孤独而坚韧的感觉。接着“琪树琼林属品题”,在美丽的自然中,诗人将自己的心情和思绪寄托在对环境的描写上,表明了他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命的思考。

“两腋天风何处去”一句,描绘了风的无所归属,似乎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寻求。最后一句“锦岩西更碧云西”则以更加丰富的色彩和意象,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感受这份美丽与和谐。

整首诗以简单的字句构成,却蕴含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哲理思考与生活感悟,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罗浮山下策枯藜:在罗浮山下骑着枯萎的植物,表明生活的艰辛。
  2. 琪树琼林属品题:在美丽的树林中写下诗句,寄托心情。
  3. 两腋天风何处去:天风无处而去,表现出内心的迷茫。
  4. 锦岩西更碧云西:描绘更加美丽的自然景象,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比作心情的寄托,形象而生动。
  • 对仗:如“琪树琼林”与“锦岩西”,形成和谐的音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罗浮山:象征隐逸与高洁。
  • 枯藜:代表艰难与坚韧。
  • 琪树琼林:美好的环境与内心的寄托。
  • 天风:自由与无所归属的象征。
  • 碧云:宁静与自然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罗浮山下“策枯藜”是指什么状态?

    • A. 生活富裕
    • B. 生活艰难
    • C. 游玩愉快
    • D. 自然悠闲
  2. “两腋天风何处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自由自在
    • B. 迷茫与寻求
    • C. 快乐幸福
    • D. 忧愁烦恼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题柱》与王之涣的《登高》进行对比,二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登高》更侧重于壮观的意境,而《题柱》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其二 秋夜偶成 菩萨蛮 其三 骨肉亲谊廿载重逢京华小住将归定署离怀各怅因调数阕籍以志别 菩萨蛮 题画 菩萨蛮 题叶南雪丈藏清微道人空山听雨图 菩萨蛮十首 其七 仿温助教体 菩萨蛮 与客围棋,适静霞和菩萨蛮词至,复作一篇 菩萨蛮 其三 即事,寄鹤友。用韦端己韵 菩萨蛮 其三 菩萨蛮 其十二 赠女伶 菩萨蛮 戊子中秋望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木字旁的字 舍我复谁 芜秽 莫逆之契 包含厂的词语有哪些 一无所得 三万六千日 包含貊的词语有哪些 見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公畜 钝兵挫锐 白发千丈 扯鼓夺旗 豕字旁的字 对嘴对舌 两点水的字 贤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