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虞美人 题校梦龛图》

时间: 2025-04-26 20:39:41

诗句

檀栾金碧楼台好,谁打霜花稿。

半生心赏不相违,难得劫灰红处画图开。

清愁閒对阑干起,自惜丹铅意。

疏林老屋短檠边,便是等閒秋色尽堪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9:41

原文展示

虞美人 题校梦龛图
作者: 王鹏运 〔清代〕

檀栾金碧楼台好,谁打霜花稿。
半生心赏不相违,难得劫灰红处画图开。
清愁閒对阑干起,自惜丹铅意。
疏林老屋短檠边,便是等閒秋色尽堪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华美的楼台和霜花的画作,令人赞叹不已。作者在半生的欣赏中,感到这些美景与自己的心境并不相违,然而却难得在劫灰的红色地方看到画图的展开。面对清愁,作者在栏杆旁静静思索,感叹自己对丹铅的情意。疏林与老屋在短檠的映衬下,让人感受到普通秋色的无尽怜惜。

注释

  • 檀栾:檀木与栾树,形容楼台的华美。
  • 金碧:形容色彩华丽、富丽堂皇。
  • 霜花:霜冻后出现的花纹,象征美丽而短暂的事物。
  • 劫灰:指灾难后的灰烬,暗喻经历过苦难的美好。
  • 丹铅:红色的颜料,此处指代画家的情感。
  • 疏林老屋:描述环境的简单与宁静。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劫灰”可以追溯到古代对灾难和苦难的象征,常用来表达经历过磨难后仍能欣赏美好的情感。作者通过对比华美与简陋,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鹏运,清代诗人,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与人生,风格婉约且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画作表达内心的沉思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王鹏运的《虞美人 题校梦龛图》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作,诗中以华丽的楼台和霜花为引子,展现了人生的美好与脆弱。诗人在描绘美景的同时,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经历过磨难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尤其是对“劫灰红处画图开”的描写,既是对苦难的反思,也是对美好瞬间的向往,情感深邃而富有层次。

同时,诗中“清愁閒对阑干起,自惜丹铅意”的句子则表现了作者在宁静的环境中,面对清愁的思考与自我反省。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和谐美丽的画面,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檀栾金碧楼台好,谁打霜花稿。”:描绘了华美的楼台,出现了霜花,暗示美景的短暂与珍贵。
    • “半生心赏不相违,难得劫灰红处画图开。”:作者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心灵与自然相融,然而在经历过磨难后,才更能体会到美的可贵。
    • “清愁閒对阑干起,自惜丹铅意。”:在栏杆旁静思,诗人对自己的情感有着深刻的自省与珍惜。
    • “疏林老屋短檠边,便是等閒秋色尽堪怜。”:通过描绘简单的景物,强调即使是平常的秋色也值得怜惜,体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劫灰”象征苦难的经历。
    • 对仗的手法在“檀栾金碧”与“霜花稿”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反思,传达了人生经历中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楼台:象征着人们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 霜花:象征着短暂的美,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秋色: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劫灰”指的是什么? a. 灾难后的灰烬
    b. 美丽的画作
    c. 清新的秋色

  2. 诗人对“丹铅意”的情感是什么? a. 对美的追求
    b. 对自己情感的珍惜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感慨。
  • 《静夜思》 by 李白:在宁静的夜晚,思考人生与故乡。

诗词对比

  • 王鹏运的《虞美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但王鹏运更侧重于对自然的哲理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情感的直接抒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鹏运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长安行 豫章行苦相篇 吴楚歌 杂曲歌辞 踏歌词二首 杂曲歌辞。踏歌词 冀北春望(一作崔湜诗) 拟古神女宛转歌二首(一作郎大家诗) 代春闺 上元夜六首(一作夜游诗) 【越调】斗鹌鹑 送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暗渡陈仓 有忝祖德 火字旁的字 裘马清狂 高爵厚禄 恬寂 衣字旁的字 木居海处 贪小失大 耳字旁的字 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鸱的词语有哪些 壮志难酬 色字旁的字 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乃玉乃金 车字旁的字 包含辔的成语 好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