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1:2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1:23:19
唐多令 夜泊绍兴闻笛
作者:薛时雨 〔清代〕
月影碎中流。推篷客思悠。
是谁家人倚高楼。
笛里从来增别恨,况永夕拥孤舟。
折柳起边愁。梅花落素秋。
一声声跌宕夷犹。
曲罢更阑星在水,听隐约答渔讴。
月光的影子在水面上碎碎流动。推开船帆,旅人的思绪悠然飘荡。
那是谁家的人倚在高楼上?
笛声中总是增添了离别的愁苦,更何况在这漫漫长夜中我独自一舟。
折柳的情怀在边上滋生愁思,梅花在这素秋时节悄然凋落。
那一声声悠扬的笛声仿佛跌宕起伏。
曲子结束后,夜深星光映在水面,隐约听到渔歌的回应。
薛时雨,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个体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本诗创作于夜泊绍兴之际,诗人虽然身在舟中,但心中却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绍兴的水乡风光与夜晚的笛声,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
《唐多令 夜泊绍兴闻笛》是一首充满浓厚情感的词作,通过月影、笛声等意象,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自漂泊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词的开篇以“月影碎中流”引入,给人以宁静而又忧伤的感觉。在这样一幅静谧的夜景之下,诗人推开船帆,思绪不禁飘荡,随之而来的是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是谁家人倚高楼”一句,提问式的语气让人感受到一种对他人生活的好奇与羡慕,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孤独的处境。紧接着,笛声“增别恨”,更是将离愁别绪推向高潮。诗人用笛声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尤其是在漫漫长夜中,孤舟一人的情景,更加凸显了内心的孤寂。
随着诗的推进,折柳与梅花的意象交替出现,构成了离愁的双重象征。“折柳起边愁”,折柳常与别离联系在一起,而梅花在秋季的凋落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随着曲罢,夜深星在水的意象,诗人似乎听到了渔歌的回应,这又是一种寻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一种矛盾的情感——既有孤独,又有对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孤独旅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令人感同身受。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夜泊绍兴的场景,表达了孤独旅人在夜晚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个体情感与自然环境的深刻联系。
诗中提到的“高楼”象征什么?
“折柳”在诗中代表什么?
诗中“梅花落素秋”表达了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