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8:0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8:04:23
大道红楼珠箔垂,
风起杨花欲暮时。
胡姬半醉半遮面,
恼杀幽州游冶儿。
在宽阔的大道上,红色的楼阁下珠帘垂挂,
微风拂过,杨花在傍晚时分随风飘舞。
胡姬微醉,面容半遮,
让幽州的游冶儿心烦意乱。
李梦阳(约 1580-1644),明代诗人,以豪放的个性和不拘一格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擅长用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春游曲二首》创作于明代,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诗人在游玩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借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女子的怜惜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游玩的美好场景,展现了生动的春意和人情的复杂。诗中描写的“大道”和“红楼”构成了一幅繁华的画面,体现了生活的富丽与热闹。而“风起杨花欲暮时”则在时间的流逝中增添了一丝忧伤,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胡姬半醉半遮面”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女子的娇羞与醉态,仿佛她在春日的微风中,既感受到春光的温暖,又因百花争艳而心中迷醉。然而,最后一句“恼杀幽州游冶儿”则转向了情感的冲突,游冶儿因胡姬的娇羞与醉态而感到烦恼与不安,折射出人情的复杂与微妙。
整首诗在轻快的表象下,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既有春日的欢愉,也有内心的惆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游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人情的复杂与多面。
诗中提到的“胡姬”指的是:
A. 汉族女子
B. 外族的歌舞女子
C. 诗人的朋友
D. 诗中的花卉
诗中的“风起杨花欲暮时”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热闹
B. 时间的流逝与春光的短暂
C. 夜晚的寂静
D. 游玩的乐趣
诗的最后一句“恼杀幽州游冶儿”反映了哪种情感?
A. 欢愉
B. 忧伤
C. 烦恼与不安
D. 满足
与李梦阳的《春游曲二首》相比,杜甫的《春夜喜雨》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慨。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则通过元宵的热闹场景,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尽管主题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