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5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51:42
一枝春 咏炭二首 其一
作者: 邓嘉缜 〔近代〕
树木十年,待成材取实,寒神静敛。
金凫宝篆,无那隔帘人远。
岁华暗数,又吹到满城霜霰。
怜几许冷巷穷檐,留与阳春行遍。
火候试参深浅。论心情热路,经过都倦。
镕铅化汞,肯作寻常红艳。
成灰不惜,好留下相思恩眷。
先领取暖意冲融,黄绵同恋。
这首诗描绘了树木成长的漫长过程,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成材。而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寒神仿佛在隐匿。远处的金凫和宝篆似乎与窗帘外的人隔绝开来。岁月在悄然流逝,仿佛又一次带来了满城的霜雪。诗人对那些冷清的巷道与贫乏的屋檐感到心疼,同时也希望阳春能够遍及这些地方。火候的把握需要试探深浅,谈及心情和奋斗的道路,经历的过程让人感到疲倦。即便铅能被化为汞,愿意化作寻常的红色艳丽。即使成灰也无所谓,只希望留下相思的恩情。最后,诗人希望能够先感受到温暖的融化,和那如黄绵般的爱情。
此诗所涉及的“金凫”和“宝篆”在古诗词中常用来描绘美好的景象和珍贵的事物,表现生活的理想与渴望。诗中提到的火候把握也暗示着在生活中对于时机的掌控与理解。
作者介绍: 邓嘉缜,近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关注社会与人生的变迁。他的诗风清新,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日常生活的点滴。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动荡的近代,社会变革与个人情感交织,诗人通过对炭的咏叹,表达对生活艰辛的体察与对温暖情感的向往。
《一枝春 咏炭二首 其一》是邓嘉缜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诗通过对树木生长、寒冷季节和温暖情感的描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温暖的渴求,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挣扎与希望。
诗人以“树木十年”开篇,强调成长的艰辛过程,象征着人生的历程。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季节中,诗人又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思念。金凫和宝篆的意象,不仅美丽,也寓意着梦中的理想生活。接下来,诗人通过“冷巷穷檐”的意象,表现了对生活现状的无奈与哀伤,似乎在呼唤春天的到来。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现实的反思,又有对未来的期盼。通过对火候的试探,诗人反映出生活中的不易与疲惫,而“成灰不惜”的态度,则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包容。最终,诗人希望能够体会到温暖与爱的融化,让生活的苦涩变得甜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炭的咏叹,展现了对生活艰辛的直面与对温暖情感的向往,表达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无限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树木生长需要多少年?
“冷巷穷檐”中“穷”字的含义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火候”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