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4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45:44
露华 白牡丹
作者: 屈大均 〔明代〕
素妆淡淡。喜绝代琼姿,皎皎难染。
路入庾关,能见梅花无忝。
一枝不必姚黄,已夺越娘光艳。
炎天热琼台夜深,牖户休掩。
盈盈半压朱槛。正浣出天香,珠露微点。
笑谢洛阳花估,国色长占。
想暖稍展氍毹,更使玉人匀脸。
当影坐,衔杯共对不厌。
这首诗描绘了白牡丹的美丽和清雅,首句以“素妆淡淡”形容牡丹的妆容清淡,仿佛没有浓妆,却显得更加娇美。诗人喜爱这种绝代的姿态,洁白的花瓣如同玉石般美丽,令人难以染上其他颜色。路过庾关,能看到梅花盛开而不显得寒冷。牡丹花不必追求姚黄的艳丽,已然夺去了越娘的光彩。炎热的夏天,夜深时分,窗户不必紧闭,微风轻拂,花香四溢,露珠轻轻点缀其上。诗人感慨洛阳的花市,牡丹的国色常占鳌头,想象着温暖的氍毹铺展,更让人如玉般的美人显得更加动人。坐在花影下,举杯对饮,乐此不疲。
屈大均(1560年-1640年),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花卉和自然景物见长。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美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代表了明代文人的情怀与风格。
《露华 白牡丹》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花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露华 白牡丹》以清雅的笔调描绘了白牡丹的美丽,诗中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屈大均通过“素妆淡淡”开篇,直接引入了白牡丹的独特魅力,强调了她的自然之美和清新脱俗。接着,诗人将牡丹与梅花相提并论,表现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夏天的夜晚,窗户微开,花香四溢,露珠轻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一种生活的享受。尤其是“笑谢洛阳花估”一句,通过对洛阳名花的提及,既表现了牡丹的国色天香,又暗含了对繁华背后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在艺术上运用了对比手法,牡丹的清雅与姚黄的艳丽相对比,突出白牡丹的独特之处,表现出一种高洁的审美情趣。诗人在最后以“当影坐,衔杯共对不厌”收尾,表达了与友人共饮的惬意,增添了一种人情味和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着自然之美和人情的细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以及对友人之间情谊的赞美。
牡丹在中国文化中被誉为“花王”,象征着富贵与繁华,而白牡丹则代表着一种清新脱俗的美,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绝代琼姿”是指哪种花?
“盈盈半压朱槛”中的“盈盈”形容的是?
诗人通过比较白牡丹与哪种花来突出其美丽?
屈大均《露华 白牡丹》 vs 李白《庐山谣》
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屈大均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而李白则通过豪放的语言展现壮丽的山河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