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4:4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4:42:48
节当寒食半阴晴,
花与蝣蜉共死生。
白日急随流水去,
青鞋空作踏莎行。
收灯院落双栖燕,
细雨楼台独啭莺。
休向东风诉恩怨,自来春梦不分明。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情景,时间正值寒食节,天气时阴时晴。花与蜉蝣(小昆虫)一起经历着生死的轮回。白天急速地随着流水流逝,青鞋只是在空中踏着莎草走过。灯下的院落里,成双成对的燕子归来,而细雨中楼台上的莺鸟独自鸣叫。不要再向东风诉说恩怨,因为春日的梦境本就模糊不清。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因其才华横溢而被誉为“才子”。唐寅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描写,常常反映出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这首诗创作于唐寅的晚年,正值明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自然的观察交织在一起,表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唐寅的《和石田先生落花诗 其十一》是一首充满了春天气息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反映了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开篇“节当寒食半阴晴”,引入了寒食节的时节,背景设定在时阴时晴的春天,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微妙的氛围。接着,诗人以“花与蝣蜉共死生”表现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花朵的凋零与蝣蜉的消逝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无常。
“白日急随流水去,青鞋空作踏莎行”,诗人用急速流逝的白日与无所事事的青鞋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收灯院落双栖燕,细雨楼台独啭莺”,描绘了温馨的春日场景,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细雨中鸣叫的莺鸟则增添了一丝孤独感。
最后一句“休向东风诉恩怨,自来春梦不分明”则是对过往恩怨的释怀,强调了春梦的模糊与无常。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在意象上表现出春天的美丽,也在情感上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展现了唐寅细腻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传达了对春天的美好向往与对过往恩怨的释怀,体现了唐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寒食节是在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蝣蜉”象征什么?
A. 爱情
B. 时间
C. 生命的短暂
D. 自然的美
“白日急随流水去”中的“流水”主要象征什么?
A. 爱情的流逝
B. 时间的流逝
C. 生命的短暂
D. 自然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