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雨中》

时间: 2025-04-26 18:44:41

诗句

推枕蘧然觉,高斋人迹稀。

卷帘芳草短,看雨杏花肥。

薄暮寒仍在,中林愿稍违。

一迁随谷鸟,乔木是耶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4:41

原文展示:

雨中 张雨 〔元代〕

推枕蘧然觉,高斋人迹稀。 卷帘芳草短,看雨杏花肥。 薄暮寒仍在,中林愿稍违。 一迁随谷鸟,乔木是耶非。

白话文翻译:

我推开枕头,突然醒来,高高的书房里人迹稀少。 拉开窗帘,芳草显得短小,看着雨中的杏花显得更加肥美。 傍晚时分,寒意依旧存在,我心中有些愿望想要稍稍违背。 一次迁徙随着山谷的鸟儿,高大的树木是否还在那里。

注释:

  • 蘧然:突然。
  • 高斋:高雅的书房。
  • 芳草短:芳草显得短小,可能是因为雨水的缘故。
  • 杏花肥:杏花在雨中显得更加肥美,形容雨中的杏花更加鲜艳。
  • 薄暮:傍晚。
  • 中林:林中。
  • 一迁:一次迁徙。
  • 谷鸟:山谷中的鸟。
  • 乔木:高大的树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雨(约1277-1348),字子云,号东篱,元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雨中的书房醒来,观察到雨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推枕蘧然觉”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醒来,而“高斋人迹稀”则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卷帘芳草短,看雨杏花肥”通过对芳草和杏花的描绘,展现了雨中的自然美景。“薄暮寒仍在,中林愿稍违”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一迁随谷鸟,乔木是耶非”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推枕蘧然觉:诗人突然醒来,推开枕头。
  2. 高斋人迹稀:高雅的书房里人迹稀少,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3. 卷帘芳草短:拉开窗帘,芳草显得短小,可能是因为雨水的缘故。
  4. 看雨杏花肥:看着雨中的杏花显得更加肥美,形容雨中的杏花更加鲜艳。
  5. 薄暮寒仍在:傍晚时分,寒意依旧存在。
  6. 中林愿稍违:我心中有些愿望想要稍稍违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7. 一迁随谷鸟:一次迁徙随着山谷的鸟儿。
  8. 乔木是耶非:高大的树木是否还在那里,表达了对自然的关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看雨杏花肥”中的“肥”字,拟人化地描绘了雨中的杏花。
  • 对仗:“卷帘芳草短,看雨杏花肥”中的“短”与“肥”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雨中的自然景象,诗人传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深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草:象征自然和生机。
  • 杏花:象征美丽和春天的到来。
  • 谷鸟:象征自由和迁徙。
  • 乔木:象征稳定和长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推枕蘧然觉”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突然醒来 B. 诗人正在睡觉 C. 诗人正在看书 D. 诗人正在写字

  2. “看雨杏花肥”中的“肥”字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夸张

  3.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繁华都市生活 B. 隐逸生活 C. 战争生活 D. 商业生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

诗词对比:

  • 张雨的《雨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张雨的诗更加注重对雨中景象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张雨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查询

水龙吟(寿嗣荣王) 花心动·入眼青红 绛都春·情黏舞线 烛影摇红(寿嗣荣王) 解蹀躞·醉云又兼醒雨 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声声慢·清漪衔苑 倒犯(夹钟商赠黄复庵) 惜秋华·七夕 八声甘州·和梅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贪图安逸 歺字旁的字 鸣凤朝阳 革面革心 洹水 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釒字旁的字 衰白 韦字旁的字 六跸 覆舟之戒 香消玉殒 黽字旁的字 蓝绶 几字旁的字 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张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