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子产论政宽猛》

时间: 2025-07-27 19:58:49

诗句

  郑子产有疾。

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

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

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

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

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

”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

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

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施之以宽也。

‘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

’纠之以猛也。

‘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平之以和也。

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

’和之至也。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9:58:49

原文展示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白话文翻译

郑国的子产生病了,他对他的弟子大叔说:“我死后,你一定要掌握政权。只有有德之人才能以宽容来治理百姓,其次才是严厉。像火一样猛烈,人民敬畏它,所以很少有人会死于火灾。而水则温和,人民对它轻视和玩弄,所以常常会有溺水之死,因此宽容的治理是困难的。”子产病了几个月后去世。大叔执政,不忍心采取严厉的手段,只是采取宽容的政策。郑国盗贼很多,抢劫从萑苻的泽地而来。大叔后悔说:“我早该听从老师的教诲,不应如此。”于是他征集士兵去攻打萑苻的盗贼,全部杀掉,盗贼减少了。孔子称赞他说:“做得好!”宽松的政策使人民变得懈怠,懈怠时则要以严厉来纠正。严厉使人民受到伤害,受到伤害时则应以宽容来施治。宽容与严厉相辅相成,治理才能和谐。诗曰:“人民也劳苦,几乎可以小康,惠及这片土地,以安抚四方。”施以宽容的政策。不应轻信谣言,以谨慎的态度制止恶行,施以严厉的手段。温和能够使遥远的地方亲近,以安定我的国家。以和谐来平衡。又曰:“不争不斗,不刚不柔,施政优柔,百姓安宁。”这是和谐的极致。当子产去世时,孔子听闻此事,流下了眼泪,感叹古人的遗德。

注释

  • 子产:郑国的政治家,名贞,字子产,贤明的治理者。
  • 德者:有道德的人,指能以宽容治理的人。
  • :宽容、仁爱。
  • :严厉、强硬。
  • 萑苻之泽:指水草丰美之地,盗贼出没的地方。

典故解析

  1. 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强调仁德与礼仪的重要性。
  2. 宽猛相济:治理理念,主张在宽容和严厉之间取得平衡,以实现良好的统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左丘明,姓左名丘,春秋时期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左传》,以其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文学才华著称。
  • 创作背景: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政治治理的思考,强调宽容与严厉结合的治国理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治国理政的哲学,强调在宽容与严厉之间的平衡。子产的病重与去世,让人思考“以德治国”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具备德行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如何通过宽容来治理人民,但宽容也有其局限性,过于宽松则可能导致民众懈怠,甚至滋生盗贼。因此,治理者必须在宽与猛之间取得平衡,以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安宁。

诗中通过火与水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严厉与宽容的性质。火象征着威严与力量,能够让人敬畏,而水则象征着温和与柔软,容易被人忽视和玩弄。只有在适当的情况下,才能运用这两种治理方式。通过历史的教训,诗人呼吁治国者应当具有智慧,懂得在恰当的时机使用宽容或严厉,以实现国家的和谐与安定。孔子的感叹更是对古人遗德的追思与敬仰,反映出对统治者的期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子产生病,告诫弟子大叔治理的道理。
    • 强调德行与宽容的重要性,反对单一的严厉统治。
    • 描述郑国的盗贼现象,表明治理的现实挑战。
    • 最终总结治理的理念,提倡宽严相济的原则。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治国比作火与水,形象地表达了治理的两种风格。
    • 对仗:宽与猛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结构美感。
  • 主题思想:治理国家需兼顾宽容与严厉,二者缺一不可,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意象分析

  • :象征威严与力量,代表治理的严厉。
  • :象征温和与柔软,代表治理的宽容。
  • 盗贼:反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治理者需面对的挑战。

互动学习

  1. 关于诗中“宽”与“猛”的关系,哪种治理方式更重要?

    • A. 宽
    • B. 猛
    • C. 二者皆可
    • D. 无关紧要
  2. 孔子对子产的评价是什么?

    • A. 赞扬
    • B. 责备
    • C. 无所谓
    • D. 不在意

答案

  1. C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论语》:孔子的言论,强调德治的重要性。
    • 《荀子》:探讨人性与治理的关系。
  • 诗词对比

    • 比较子产与其他历史人物的治国理念,如管仲的严厉治理,分析其异同。

参考资料

  1. 《左传》:左丘明的著作,包含丰富的历史记载与政治理念。
  2. 《论语》:孔子的言论,涉及政治、伦理等多方面的思想。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其三 木兰花慢 木兰花 木兰花 开远灵芝湖 木兰花 其一 木兰花慢 丙子上巳,京中名士楔饮玄圃潭,潭秋为拈得“陈”字嘱赋,兼寄孟晋永嘉 木兰花令 其二 木兰花慢 癸巳晚秋冼玉清教授南归过沪,赋此赠行 木兰花慢·寿宁乡鲁道源丈八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史遗 孳蔓难图 艸字旁的字 溉浸 斗巧争新 深目 糸字旁的字 传结尾的成语 罪疑从轻 纷华靡丽 四点底的字 私印 船骥之托 丨字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照人肝胆 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