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4:4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4:46:44
云门山,渺何许。
送君行,隔江渚。
十年双髻今何如,
千山万山同逆旅。
西湖殢人我亦留,
君胡不留掉头去。
我尝爱君机锋如剑铓,
君亦爱我笔墨如风雨。
多生与君数相见,
此日分携何足数。
空山无人云作主,
猿狐悲啼虎豹怒。
衲衣绽尽蒲团空,
何必乐邦乃我土。
云门山,你在何处?
我送你远行,隔着江水的滩涂。
十年来的双髻如今如何?
千山万水都是旅途的逆旅。
在西湖酩酊的我也不愿离去,
你为何不留,转身而去?
我曾喜欢你机智如剑的锋芒,
你也喜欢我笔墨如风雨般的洒脱。
我们曾几度相聚,
今天的分别又算什么呢?
空山无人,云彩自成主宰,
猿猴和狐狸悲鸣,虎豹怒吼。
僧衣已破,蒲团空荡,
何必追求乐土,哪怕是我的故乡。
李流芳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高超的书法技艺闻名。他的诗多描写山水景色,情感细腻,富有哲理性。在当时的文人中,他的作品颇具人文关怀,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李流芳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人生旅途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追寻。
这首诗通过描绘云门山、江水以及西湖的景象,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别离的惆怅。开头的“云门山,渺何许”,便点出了诗人对远方的思考与对友人行踪的关切,“送君行,隔江渚”则渲染了分离的情感。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人文关怀,情感深沉且细腻。
“十年双髻今何如,千山万山同逆旅”一句,既表达了对友人过往岁月的追忆,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奈与漂泊。“君胡不留掉头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舍的情感,一种希望对方留在身边的渴望。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机锋与笔墨的比较,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文人情谊。
最后的空山与无人,结合悲啼与怒吼,形成了一种孤独无奈的氛围。诗人在结尾中以“何必乐邦乃我土”来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隐含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本诗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如“机锋如剑铓”比喻友人的聪慧,生动形象;“笔墨如风雨”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洒脱的文风。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友情与人生的无常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敬畏,最终引导读者思考归属与自由的关系。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送君行,隔江渚”中,“隔江渚”指的是什么?
“空山无人云作主”中,云的意象象征什么?
答案:
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之情,但李流芳的诗更强调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孤独的感受,而王勃则更侧重于展现壮志未酬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