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3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7:58
原文展示:
丰亭坐月
前身明月竞传呼,又到丰亭认故吾。
一署清风官似水,三更濯魄玉成壶。
衣沾桂露凉如许,梦到琼楼近有无。
我欲持杯重问讯,冰心彼此究何殊。
白话文翻译:
明月在天空中欢快地呼唤着,今晚我又来到丰亭,认出这里是我熟悉的地方。
一阵清风拂过,仿佛像水一样惬意,夜深人静时洗净心灵,仿佛在玉壶中浸泡。
衣服沾满了桂花露水,感到如此的凉爽,不知梦中是否已接近琼楼。
我想举杯再问一问,冰冷的心灵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玉衡,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表现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季,月明之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情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丰亭坐月》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通过描绘月夜下的丰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明月的呼唤营造了一种灵动的氛围,似乎在呼应着诗人的内心。丰亭作为一个具体的场所,承载着诗人对于故地的深情回忆。
诗的开头,诗人通过“明月竞传呼”来传达月亮的灵动,仿佛在与自己对话,增添了一种亲切感。接着,清风拂面,水般的柔和让人倍感舒适,形成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人用“濯魄”一词,表达了对心灵的洗涤,暗示着对内心深处的反思。
“衣沾桂露”一句,更是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结合在一起,桂花的清香和露水的凉意,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清新。最后,诗人想要举杯问讯,揭示了他内心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渴望与思考,冰心的比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诚与纯粹的情感。
整首诗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思考,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月夜下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深刻的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丰亭”指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A. 自然景观
B. 诗人的故乡
C. 一个特定的地点
D. 诗人的家
诗中的“冰心”象征着什么?
A. 纯洁的心灵
B. 冷漠
C. 美好的情感
D. 深刻的思考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丰亭坐月》与《夜泊牛津》都描绘了月夜的意境,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与人情的结合,而后者则更注重于个人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通过月亮这一意象,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