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0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03:32
灵谷看梅初驻杖,青溪又见柳条长。
稚叶晴窥拾翠堤,流丝暗扑游春仗。
带结柔腰不自持,笛弄新腔那得知。
小楼思妇见愁别,南陌征人折恨离。
离亭欲折未堪折,昨夜回风复回雪。
黯黯妆成寒食天,毵毵怯近清明节。
汉苑三眠髻欲斜,隋宫一望云半遮。
此时出谷绵蛮鸟,此时曳艳桃李花。
萦花狎鸟空青滴,金缕千行照窗碧。
抹黛当垆何氏娘,垂鞭系马谁家客。
客来索酒葡萄香,巾悬结绿衣蘸黄。
迎阴半上秋千架,踏影争登蹋踘场。
场前歌舞少年路,绮罗綷尽伤心树。
但怜苏小门庭清,谁知嵇大林园暮。
一年柳色一年新,新柳年年弄早春。
章台曲断惊残梦,月淡烟疏恼杀人。
在灵谷中欣赏梅花,初次撑起拐杖,青溪旁又看到了柳条的生长。
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下窥探翠堤,细丝悄悄扑向游春的车仗。
她带着柔美的腰身不由自主,笛声悠扬新腔调我又怎能知晓。
小楼中的思妇见到愁苦的离别,南边的征人折下了离别的恨意。
离亭想要折柳却不忍心,昨夜的回风又带来了雪。
黯然神伤打扮成寒食天,怯懦地靠近清明节。
汉代宫苑中三眠的发髻欲斜,隋朝宫殿远望云雾半遮。
此时谷中绵蛮鸟飞出,此时拖曳着艳丽的桃李花。
花丛萦绕鸟群空中滴落,金缕千行映照窗前的碧色。
抹黛的何氏姑娘在酒肆,垂鞭系马的是哪家的客人。
客人来索酒,葡萄香气弥漫,巾子悬挂,绿衣蘸黄。
迎着阴影半掩秋千架,影子争相登上蹋踘场。
场前的歌舞少年们踏上路,华丽的罗绮尽数伤感树下。
只怜苏小的门庭清幽,谁知嵇大的林园在暮色中。
一年柳色一年新,新柳年年展现早春。
章台曲断了惊醒残梦,月色淡薄烟云恼人心。
黄世康,明代诗人,生于南京,精通诗词,尤以山水田园诗为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新柳篇》作于春季,诗人以柳作为春天的象征,通过描绘柳树的生长和春日的景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作品中蕴含了对离别和思念的情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新柳篇》是黄世康在春天的背景下,描绘了自然景物与人情的交融。诗中通过柳、梅、鸟、花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好,同时也暗含了离别的愁苦与思念。开篇以“灵谷看梅初驻杖”引入,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暗示了游子在春日中的孤独与思索。诗中“稚叶晴窥拾翠堤”,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而“流丝暗扑游春仗”则带有一丝幽怨,象征着春天的短暂与脆弱。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离亭欲折未堪折,昨夜回风复回雪”,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尤其是“黯黯妆成寒食天”,将节日的愉悦与离别的哀愁结合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使人感受到节日的欢愉与心中的忧伤交织。最后一句“一年柳色一年新,新柳年年弄早春”则总结了全诗,表现了柳树每年都带来新的生机,而人们的思念与愁苦却似乎永恒不变。
整首诗以柳为线索,串联起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感慨,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思。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使得作品更具感染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离别与思念的感慨。柳树成为了春天的象征,表达了生命的轮回与希望。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
A. 离亭欲折未堪折
B. 稚叶晴窥拾翠堤
C. 月淡烟疏恼杀人
D. 汉苑三眠髻欲斜
诗中提到的“寒食天”是指?
A. 春天的节日
B. 祭祀的节日
C. 赏梅的节日
D. 赏花的节日
诗中“金缕千行照窗碧”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月光
B. 阳光
C. 星光
D. 烟雾
总结:不同诗人在描绘春天时,各有特色,黄世康的《新柳篇》更注重情感与思念的交织,展现了人情与自然的深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