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1:0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1:06:48
索姿驯态碧山空,
剧爪贪涎一饱充。
残粟几乾遗瓮水,
落花时起堕毛风。
千里提携两蛮峤,
四回豢养一飘蓬。
将诗换得胡家者,
向后不知何所终。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驯化与自然的关系,开头描写了驯化的姿态在空旷的碧山之中;接着提到凶猛的爪子和对食物的贪婪,似乎是对饱腹的渴望。接下来的几句则提及了遗留的粮食和水源,以及落花随风而去,表达了一种无常的美感。然后诗人描写了在千里之遥的地方提携着两座山峦,反复地培育着一株飘荡的蓬草。最后,诗人提到用诗换取的胡家之物,但对未来的去向却感到迷茫。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徐渭在文学上以清新、奔放著称,作品中常融入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生的思索。
这首诗写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关注以及对生活环境的感悟。在当时的社会动荡中,诗人通过自然的描绘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对未来的不可知与惆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包含了对生活的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驯化的状态和食欲的强烈,对自然的渴望与对生命的理解交织在一起。诗中提到的“残粟”和“瓮水”,不仅是对物质的描写,更是对人生无常和短暂的深刻感悟。落花随风而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接下来,诗人提到长途提携和培育的过程,表达了对生活的坚持和对理想的追求。最后一句“向后不知何所终”,则是对未来的无奈与迷茫的深刻反思,显示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与感叹。整首诗在感情上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生命的哲思,形成了一种深邃而又朦胧的美感。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人与自然、生命与时间的关系展开,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辨。
诗中“残粟”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于未来的态度如何?
诗中提到的“剧爪”象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