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6:49
眼儿媚 忆故园作
作者: 宋琬 〔清代〕
朝来沽酒典春衣。
梅子雨初肥。
杜鹃言语,枝头教诲,道不如归。
十年踪迹沙鸥是,
负却旧渔矶。
邻翁相候,山间茅屋,
松下柴扉。
今晨我来到酒家,买下了春季的衣服。
梅子在雨中渐渐饱满。
杜鹃在枝头鸣叫,教我回去的道理,
十年来我漂泊,犹如沙鸥,
却忘却了曾经的渔船码头。
邻居老翁在等待,山间的茅屋,
松树下的柴门。
宋琬,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乡土风情与人生感悟。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眼儿媚 忆故园作》写于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际,反映了他在外漂泊多年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文人因战乱或求学而离乡,故乡情结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情感寄托。
《眼儿媚 忆故园作》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漂泊生涯的无奈。开头的“朝来沽酒典春衣”寓意着新生活的开始,然而接下来的“梅子雨初肥”却暗示着春意的盎然与故乡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杜鹃的鸣叫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对归乡的呼唤,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声音似乎在劝诫自己,归乡的念头愈发强烈。
“十年踪迹沙鸥是,负却旧渔矶”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的无情与迷茫,十年的岁月让他仿佛变成了孤独的沙鸥,失去了归属感,而那曾经的渔船码头则是他心中无法忘却的记忆。最后两句“邻翁相候,山间茅屋,松下柴扉”描绘了乡村宁静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乡土生活的向往与对平淡生活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乡愁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的追寻。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梅子雨初肥”是指什么?
A. 梅子成熟
B. 下雨天
C. 思念故乡
“十年踪迹沙鸥是”中的“沙鸥”象征着什么?
A. 归乡
B. 孤独漂泊
C. 快乐生活
诗中提到的“邻翁相候”代表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朋友的怀念
B. 对故乡的向往
C. 对生活的无奈
《静夜思》与《眼儿媚 忆故园作》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加直接,而后者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流露,引发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