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4:1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4:17:00
《瑶台聚八仙》
麝散高空。层梯峭相随步屧玲珑。
笑围歌阵,寒气变作春融。
急管繁弦挥楚调,乍闻又觉感缠胸。
夜无眠凤笺暗擘,聊诉情衷。
知音从来易失,叹旧时宋玉,属和谁工。
竟联二妙,惊看赋笔如虹。
明朝更同宴席,怕一曲霓裳听未终。
新愁起,换数番羯鼓,敲碎琼钟。
高空中飘散着麝香,阶梯层峦叠嶂,脚步轻盈如同玲珑的鞋子。
欢声笑语围绕着歌阵,寒冷的气息在此刻化作春天的温暖。
急促的管弦齐奏楚地的乐曲,刚听到便感到心潮澎湃。
夜晚难以入眠,暗自撕开凤笺,诉说内心的情感。
知音一直以来都不容易找到,叹息着旧时的宋玉,谁来和我共鸣呢?
竟然能与两位才子相联,惊讶于赋诗的笔触如同彩虹般绚烂。
明天再聚会,恐怕一曲《霓裳羽衣曲》听到未尽。
新愁又起,换了几番羯鼓,敲碎了琼钟。
汪东,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与艺术繁盛的时代。他的诗作多涉及音乐、饮酒、友谊等主题,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慨。
《瑶台聚八仙》是在一次文人聚会时所作,反映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该诗通过描绘宴会的欢乐场景,表达了对知音难寻和人生无常的感叹。
这首诗以“瑶台聚八仙”为题,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热情的宴会场景。开篇即以“麝散高空”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轻盈而又飘逸的氛围,仿佛读者置身于梦幻的境地。接着通过“寒气变作春融”,表现出在悠扬乐声中,寒冷的气息也被温暖所融化,显示出音乐的魅力和人际交往的温馨。
整首诗在描绘宴席的欢乐气氛时,同时又流露出作者对知音难求的伤感。“知音从来易失”一句,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共鸣是多么难得。诗中提到的宋玉、霓裳等典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让人感受到时空交错的美感。
最后,诗的结尾以“新愁起,换数番羯鼓”结束,给人一种未尽之感,仿佛宴会的欢乐虽美,却也掩藏着内心的忧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歌通过对聚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音乐的魅力,同时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难求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寒气变作春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冷漠
b) 欢乐
c) 悲伤
“知音从来易失”中“知音”指的是?
a) 朋友
b) 亲人
c) 理解自己的人
诗中“明朝更同宴席”表达了什么样的期待?
a) 对未来的忧虑
b) 对聚会的期待
c) 对孤独的感慨
《瑶台聚八仙》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描绘了聚会和饮酒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知音的渴望。在主题上,两首诗都反映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孤独的感慨,但汪东的诗更侧重于音乐的氛围和人际关系的温暖,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