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0:4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0:49:26
竹柏影参差,正市长桥下。何处无月明,谁似予闲者。
竹子和柏树的影子错落不齐,正好映照在市场的长桥下。哪里没有明亮的月光?又有谁能像我这样闲适自得呢?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月明”常常象征清明和宁静,而“闲者”则体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反映了文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洛社八景 其三 长桥月白》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描绘了竹子与柏树在月光下的影子,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画面,而“正市长桥下”则带有市井的气息,形成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接下来的“何处无月明”则引发了对普遍美好事物的思考,月光照耀下,万物皆美。最后一句“谁似予闲者”则是诗人的自我感叹,彰显出他对世俗喧嚣的超然与对闲适生活的珍视。整首诗构建了一个恬静的夜晚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结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中心思想是追求闲适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超然物外的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植物是什么?
诗人感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二者同样描写月光的美景,但王永积更注重于闲适的生活态度,而李白则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王的诗更显哲理,李的诗则更具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