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于中好 咏史》

时间: 2025-05-02 03:24:15

诗句

马上吟成促渡江,分明闲气属闺房。

生憎久闭金铺暗,花冷回心玉一床。

添哽咽,足凄凉。

谁教生得满身香。

只今西海年年月,犹为萧家照断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24:15

原文展示:

于中好·咏史
作者:纳兰性德 〔清代〕

马上吟成促渡江,分明闲气属闺房。
生憎久闭金铺暗,花冷回心玉一床。
添哽咽,足凄凉。
谁教生得满身香。
只今西海年年月,犹为萧家照断肠。


白话文翻译:

在马上吟咏诗篇,急于渡过长江,
心情却似闲适的女子在闺房。
对那久闭的金铺感到厌烦,
心中冷落,如同花瓣凋零在玉床之上。
不禁哽咽,感到无比凄凉。
是谁让自己满身香气?
如今西海的岁月,依旧为萧家照亮了断肠之痛。


注释:

字词注释:

  • 咏史:吟咏历史,古代诗歌常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题材。
  • :指长江,象征着奔流不息的历史和人事。
  • 金铺暗:形容闭塞的环境,金铺比喻奢华但无情的生活。
  • 玉床:象征着美好而孤独的情感空间。
  • 西海:可能指代某个具体的地点,或象征着远方的思念。

典故解析:

  • 萧家:可能指代历史上某个特定的家族或人物,象征着悲伤与记忆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705),字容若,号癸生,满洲人,清代著名词人、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感情细腻著称,尤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纳兰性德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沉思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中流露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世的感慨,体现了他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与共鸣。


诗歌鉴赏:

这首《咏史》以“马上吟成促渡江”开篇,直接渗透出一种急迫感,似乎作者正身处于一种对历史的深切思考之中。通过“分明闲气属闺房”,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事件的严肃形成对比,展现了他对生活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的“生憎久闭金铺暗”,暗示着对奢华生活的厌倦,反映出对物质享受的反思。诗中“花冷回心玉一床”,通过花与玉的意象,描绘出一种美好而孤独的情感状态,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奈。

“添哽咽,足凄凉”的句子,深刻揭示了内心的苦痛与不甘。紧接着,“谁教生得满身香”则是一种自问自答,带有无奈和自嘲的意味,显现出诗人对自我身份的思索。

最后的“只今西海年年月,犹为萧家照断肠”将历史与个人情感结合,表达了对往事的缅怀与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体现了一种深邃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马上吟成促渡江:在马上吟咏诗篇,显得匆忙,暗示对历史的急切思考。
  2. 分明闲气属闺房:内心的闲适与外在的急迫形成对比,展露个人情感。
  3. 生憎久闭金铺暗:厌烦奢华而孤独的生活,表达对现实的反思。
  4. 花冷回心玉一床:花与玉象征孤独的美,隐含内心的冷漠与凄凉。
  5. 添哽咽,足凄凉:情感的压抑与痛苦的流露,增添了诗的悲伤色彩。
  6. 谁教生得满身香:自问自答,反映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7. 只今西海年年月: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回忆交织,增添了诗的深度。
  8. 犹为萧家照断肠:对历史人物的同情,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铺暗”比喻奢华而孤独的生活。
  • 拟人:将“花冷”拟人化,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开,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彷徨,具有深刻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马上:象征着急切与动荡。
  • 金铺:奢华与孤独的象征,暗示内心的空虚。
  • :美好而易逝,象征着青春与情感的凋零。
  • :象征高贵与冷漠,表现出内心的冷淡与孤独。
  • 西海:象征遥远的思念与历史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铺”象征什么? A. 奢华的生活
    B. 贫困的境遇
    C. 自然的美
    D. 战争的残酷

  2. “花冷回心玉一床”中的“花”象征什么? A. 美好与青春
    B. 伤痛与悲伤
    C. 财富与权力
    D. 人生的无常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历史的赞美
    B. 个人情感与历史的交融
    C. 描述自然风光
    D. 反映战争的痛苦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纳兰性德与李白的作品都表达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关系,但纳兰性德更注重内心的情感表达,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豪放与奔放的个性。

粗略解读: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了对人生的豪放态度,体现了一种对历史的无畏与豪情;而纳兰性德的《咏史》则更多地反映出对历史的沉思与个人的内心困扰,展现出一种细腻而深刻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纳兰性德诗词全集》
  • 《清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浮丘怀赵太史 自柳至平乐书所见(四首) 南皮咏古五首 其一 南皮杂诗 其八 南皮杂诗 其七 南皮杂诗 其六 南皮杂诗 其五 南皮杂诗 其四 南皮杂诗 其三 南皮杂诗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侈恩席宠 原防 鬼字旁的字 传风扇火 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龍字旁的字 鹞雉 立节 齿字旁的字 触目儆心 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糹字旁的字 包含辔的成语 历职 白纻词 慎终若始 包含恳的词语有哪些 虎落平川 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