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日高士峰宴集 其一》

时间: 2025-04-27 08:56:15

诗句

傲吏名山不厌游,况逢佳节更悲秋。

浮云晓向千峰散,落木寒临万壑流。

海上楼台澄蜃气,樽前鸿雁起边愁。

腐儒岁晚真何补,欲向沧浪买钓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6:15

诗词名称: 九日高士峰宴集 其一

作者: 叶春及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傲吏名山不厌游,
况逢佳节更悲秋。
浮云晓向千峰散,
落木寒临万壑流。
海上楼台澄蜃气,
樽前鸿雁起边愁。
腐儒岁晚真何补,
欲向沧浪买钓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身处官场的厌倦,借助自然景色和节日情绪抒发对秋天的感伤。诗人游览名山不以为厌,佳节之际更添思乡之情。清晨的浮云散开,寒冷的落叶随着溪水流淌而下。海上楼台在蜃气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澈,酒樽前的鸿雁飞起,带来一阵愁绪。年岁已晚,书生的努力又能有什么补救呢?我只想向沧浪求购一只钓舟,寄情于山水之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傲吏:指骄傲的官吏。
  • 不厌游:不厌倦游玩。
  • 佳节:指美好的节日,如重阳节。
  • 浮云:指晨曦中的云彩。
  • 万壑:形容山谷。
  • 澄蜃气:清澈的蜃气,蜃气是海上出现的幻影。
  • 樽前:酒樽前。
  • 腐儒:指年老而无所作为的书生。
  • 沧浪:指大海或深水之意。

典故解析:

  •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
  • 钓舟:古人常以钓鱼作为隐逸生活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春及,明代诗人,生于晚明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重阳节,诗人与友人相聚于高士峰,借此佳节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士人对官场的失望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节日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开头的“傲吏名山不厌游”直抒胸臆,表现出对官场的厌倦,虽然名山值得游览,但在佳节的氛围下,诗人却感到更加悲伤。接下来的“浮云晓向千峰散,落木寒临万壑流”描绘了清晨的云彩和秋天的落叶,形成了鲜明的季节对比,秋天的寒冷更是加深了诗人的忧愁。

“海上楼台澄蜃气,樽前鸿雁起边愁”两句通过描绘海上楼台的清澈和酒樽前鸿雁的飞起,进一步深化了忧愁的气氛。最后两句“腐儒岁晚真何补,欲向沧浪买钓舟”则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逃避世俗纷争,回归自然。

从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比和象征,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他对理想隐逸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傲吏名山不厌游: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提到官吏,表明即使身处官场,也不愿放弃游览名山的乐趣。
  • 况逢佳节更悲秋:在重阳佳节,诗人感受到更深的悲伤,表明节日的欢乐与秋天的萧瑟形成了鲜明对比。
  • 浮云晓向千峰散:描绘了清晨的浮云在千峰间散开,象征着自由与开阔。
  • 落木寒临万壑流:落叶寒风中流向万壑,传达出一种寂寥的秋意。
  • 海上楼台澄蜃气:海上的楼台在蜃气中显得清晰,象征着美好的愿景。
  • 樽前鸿雁起边愁:鸿雁飞起,带来愁绪,暗示离别与思念。
  • 腐儒岁晚真何补:反思自己年纪渐长,书生的努力是否还有意义。
  • 欲向沧浪买钓舟:渴望与自然为伴,寻求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浮云晓向千峰散,落木寒临万壑流”,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 比喻:将鸿雁与愁绪相联系,展现了感情的深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情感基调悲凉而又充满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名山:象征着伟大与追求,代表理想的境地。
  • 浮云:象征着变幻无常的生活与自由。
  • 落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鸿雁:代表离别和思念,传达出诗人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佳节是哪一个?

    • A. 春节
    • B. 重阳节
    • C. 中秋节
    • D. 元宵节
  2. “欲向沧浪买钓舟”中的“沧浪”指的是什么?

    • A. 河流
    • B. 大海
    • C. 湖泊
    • D. 溪流
  3. 诗中提到的“腐儒”是指什么?

    • A. 年轻有为的书生
    • B. 年老无所作为的书生
    • C. 官场中人
    • D. 隐士

答案:

  1. B. 重阳节
  2. B. 大海
  3. B. 年老无所作为的书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秋夕》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九日高士峰宴集 其一》《登高》:两首诗皆在重阳节,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叶春及更倾向于隐逸生活的渴望,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叶春及《九日高士峰宴集》相关研究论文
  • 明代文学史相关书籍
  • 诗词鉴赏相关书籍,如《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题杏园春色卷 水调歌头·箫鼓阗街巷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咏梅) 水调歌头(王次卿归自彭门,中秋步月) 水调歌头 其三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乙丑初春抒怀寄呈端木蕻良兄 水调歌头(酴醿) 水调歌头 其五 题许司徒松皋书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彑字旁的字 鲸浪 角字旁的字 包含鹞的词语有哪些 臧穣亡羊 翻山越水 忘结尾的成语 大请大受 包含筲的词语有哪些 不知所错 而字旁的字 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雨缨 魚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优昙 大比例尺地图 争妍斗奇 较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