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渔家傲》

时间: 2025-05-06 15:19:15

诗句

塞上秋来风景异。

平沙白草天无际。

契箭传呼菩萨至。

高牙启。

六州都督偕胡跪。

旱海沙陀游猎地。

射生不射黄羊地。

盘马弯弓开远势。

腾猿戏。

彀中别有由基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5:19:15

原文展示

渔家傲
作者:沈曾植〔清代〕

塞上秋来风景异。平沙白草天无际。
契箭传呼菩萨至。高牙启。
六州都督偕胡跪。旱海沙陀游猎地。
射生不射黄羊地。盘马弯弓开远势。
腾猿戏。彀中别有由基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秋天的独特风景,秋风吹来,平坦的沙地上白草丛生,天际无边无际。契丹的箭矢传来,仿佛菩萨降临,意象高远。六州的统帅们齐聚一堂,跪拜在胡人的面前,展示出一种敬畏与服从的姿态。这里是旱海沙陀的狩猎场,射杀的是猎物而不是黄羊。骑马拉弓,远远瞄准,仿佛腾空的猿猴在嬉戏,网中却另有深意。

注释

  • 塞上:指边塞地区。
  • 契箭:契丹的箭。
  • 菩萨:佛教中的菩萨,象征慈悲与保护。
  • 高牙:指高官或统治者。
  • 六州都督:指六个州的统帅。
  • 旱海沙陀:指干旱地区的沙漠。
  • 盘马弯弓:骑马时弯弓射箭的动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曾植,字文韬,号葆光,清代诗人,出生于1816年,卒于1888年。他的诗风沉稳,常以描绘自然和边塞风光为主,善于运用典故,作品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边疆地区多次发生战事的时候。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边塞风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生活状态。同时,诗中融入了对狩猎的描写,折射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渔家傲》通过对边塞秋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描绘秋风和白草,给人以苍凉而广阔的感觉,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令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沉思。契箭与菩萨的出现,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象征着战争与和平的交替,突显了边塞生活的矛盾。

在诗中,六州都督的跪拜则暗示着权力与服从的关系,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政治环境。狩猎的意象不仅仅是对生存的追求,更是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最后的“腾猿戏”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与欢愉,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在动荡中,也要保持一份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

整首诗气氛深沉而又富有张力,展现了沈曾植对边塞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存状态的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塞上秋来风景异:边塞的秋天景色与其他地方不同,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
  2. 平沙白草天无际:描述广袤的沙地和白色的草,天边无边无际,展现出一种辽阔的自然景观。
  3. 契箭传呼菩萨至:契丹的箭矢传来,仿佛高高在上的菩萨降临,象征着权威与力量。
  4. 高牙启:高官开始行动,暗示着权力的运作。
  5. 六州都督偕胡跪:六位统治者对胡人表现出尊敬,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关系。
  6. 旱海沙陀游猎地:描述一个特定的狩猎区域,结合了旱地与海的意象。
  7. 射生不射黄羊地:射猎时选择猎物而不射杀黄羊,显示出对生存的选择。
  8. 盘马弯弓开远势:骑马拉弓,狩猎时的准备动作,展示出强烈的动感。
  9. 腾猿戏:猿猴嬉戏的景象,象征着自由与欢乐。
  10. 彀中别有由基意:在网中有着更深的意图,暗示着事情背后的复杂性。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用“契箭”与“菩萨”的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
  • 意象:广袤的平沙与白草形成了辽阔的空间感,体现出边塞的孤独。
  • 拟人:将猿猴的嬉戏拟人化,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秋天景色,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对权力关系的反思,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成熟与收获,同时也暗示着衰败与凋零。
  • 白草:象征着孤独与苍凉,反映出边塞的荒凉。
  • 契箭:象征着战争与征服,体现出边疆的动荡。
  • 高牙:象征着权力与统治,反映出政治环境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此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沈曾植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契箭”指的是哪个民族的箭?

    • A. 汉族
    • B. 满族
    • C. 契丹
    • D. 蒙古
  3. 在诗中,六州都督对胡人表现出什么态度?

    • A. 高傲
    • B. 轻视
    • C. 尊敬
    •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王之涣)与《渔家傲》: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前者更侧重于高远的视角和壮丽的景象,而后者则深入探讨了边塞生活的复杂性和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选》:关于古诗词的经典选集。
  • 《清代诗人研究》:对清代诗人的详细研究,包含沈曾植的生平与作品分析。

相关查询

江城子 其五 重午书怀 次韵张子开次子试晬 代天府曾安抚鹿鸣宴诗 教学退作二首 送沿江制使姚橘州尚书 快活吟第三笔示诸儿 弟观喜董稼山至有诗因次韵二首 次前韵二首 其一 偶成 次戴帅初与次儿瀹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刀字旁的字 生物浓缩 斧绣 广武之叹 入字旁的字 会师 绞丝旁的字 扶倾济弱 亠字旁的字 金微 陟岵陟屺 包含视的词语有哪些 出奇无穷 苍蝇碰壁 精金良玉 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圆的成语 爪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