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4:1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4:10:32
闻道此溪水,源头高且清。
末流趋污下,本体失澄明。
淘汰人功尽,冲融天质呈。
沧浪歌记取,勿易濯吾缨。
听说这条溪水,源头既高又清澈。
到了末流却流向了污浊的地方,
本来清澈的本质也失去了明洁。
淘去人间的功名利禄,
才会显现出自然的本质。
《沧浪歌》中的教诲要铭记,
不要轻易洗涤我的缨带。
《沧浪歌》出自《楚辞》,是一首表达对清白、高洁的追求的诗。诗中提到的“濯吾缨”则意味着对名利的超脱与清洗,强调保持内心的清明和纯净。
作者介绍:黄清泰,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性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在清代,社会动荡和人心浮躁,黄清泰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清澈自然的渴望和对名利的反思。
《乌水溪》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通过对溪水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与社会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闻道此溪水”引入,勾起读者对自然的关注,接着用“源头高且清”形象地描绘了溪水纯净的本质。然而,随着水流向下游,逐渐流向污浊之地,象征着人们在追求名利过程中,逐步失去本来的清明和纯洁。这里的“末流趋污下”深刻地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警示人们要警惕外界的污染。
诗中提到“淘汰人功尽”,强调了放下世俗的功名利禄,才能回归自然的本质。此处揭示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充实而非外在的名利。最后一联“沧浪歌记取,勿易濯吾缨”则是对个人信念的坚守,提醒人们不应轻易放弃内心的清白和高洁。
整首诗以溪水为喻,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清白与自然的向往,具有深远的哲理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性本质的反思,呼吁人们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不要迷失自我,保持内心的纯净和高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沧浪歌”主要表达了什么?
“末流趋污下”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诗人希望人们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乌水溪》与李白的《将进酒》都强调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注重内心的清净,而后者则强调及时行乐与对过程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