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0:21
《看梅漫成》
野人不省爱梅好,
弃在荒篱荆棘边。
细雨东风欲零落,我来相见一潸然。
野外的人不知道梅花的美好,
把它丢弃在荒凉的篱笆和荆棘边。
细雨和东风正要将它凋零,我来相见不禁潸然泪下。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代表着坚韧和不屈,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依然盛开。诗中提到的“野人”与梅花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忽视与遗弃,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常见于对文化艺术的冷漠态度。
高启(公元1487年—公元1535年),明代诗人,字汝砺,号晨昏,浙江人。他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抒发个人情怀。
此诗作于高启生活的明代,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使得许多美好事物被忽视。高启以梅花为喻,表达对被遗弃美的感伤,反映了他的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线,描绘了一个被忽视的美丽景象,传达了诗人对美的渴望和对社会冷漠的无奈。开篇的“野人不省爱梅好”直接揭示了主题,野人对梅花的无知与漠视,使得这美丽的花被遗弃在荆棘边,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细雨和东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即将凋零的氛围,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易逝与脆弱。最后一句“I来相见一潸然”流露出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和无奈,表达了对美的珍惜与感伤。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的反思,具有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意义。诗人以梅花为象征,传递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视,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被遗弃美好事物的惋惜,反映了社会对文化艺术的冷漠态度,呼唤人们珍视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野人不省爱梅好”中的“省”是什么意思?
诗中的“细雨东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对梅花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