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如梦令 其四 家弟送蝶至》

时间: 2025-04-23 19:28:47

诗句

蝴蝶东家交映。

捉送蕉林三径。

惊醒老庄周,来弄碧阴晴景。

偏胜。

偏胜。

点缀竹篱秋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28:47

原文展示:

如梦令 其四 家弟送蝶至
作者: 梁清标 〔明代〕

蝴蝶东家交映。捉送蕉林三径。
惊醒老庄周,来弄碧阴晴景。
偏胜。偏胜。点缀竹篱秋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只蝴蝶在东家的花园中翩翩起舞,似乎是为了送别。蝴蝶飞舞到蕉林的三条小径上,意外地惊醒了老庄(庄子),他在这里玩弄着晴天和阴影的美景。词人感慨,偏偏这种景致更加出众,恰如其分地点缀了秋日竹篱的影子。

注释:

  • 蝴蝶:象征轻盈、美丽、自由的生物。
  • 东家:指的是居住在东边的家,可能是朋友或亲人。
  • 蕉林三径:蕉林中有三条小路,描绘出自然环境的幽静。
  • 老庄:指的是庄子,代表道家思想,表明一种超然的境界。
  • 碧阴晴景:指的是美丽的晴天和阴影交错的景象。
  • 偏胜:表示特别优秀或出众的意思。
  • 竹篱秋影:秋天的竹篱笆投射下的影子,富有诗意的描写自然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梁清标,明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明代,那个时期诗词逐渐盛行,文化氛围浓厚,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如梦令 其四 家弟送蝶至》以蝴蝶为引子,构建了一个生动而充满哲理的自然场景。开篇的“蝴蝶东家交映”,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更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蝴蝶的翩翩起舞,仿佛在传递一种情感,也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捉送蕉林三径”,让人联想到一个幽静的环境,蕉林中的小径增添了几分诗意,暗示着人们在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惊醒老庄周”,则将道家思想引入其中,庄子作为超脱世俗的人物,其存在本身就是对生死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这一笔极具哲理色彩。

最后的“偏胜。偏胜。”不仅强调了景色的独特与美丽,也表明了诗人对此种景象的赞叹与喜爱。“点缀竹篱秋影”,则将整个画面收束,秋天的竹篱影子,映衬出一种宁静和自然的和谐美感,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愉悦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蝴蝶东家交映:描绘蝴蝶在东家花园中飞舞,生动形象。
  2. 捉送蕉林三径:蝴蝶飞入蕉林,暗示幽静的环境。
  3. 惊醒老庄周:引入庄子,表达对自然与哲理的思考。
  4. 来弄碧阴晴景:描绘晴天与阴影交融的美丽场景。
  5. 偏胜。偏胜。:强调此景特别出众。
  6. 点缀竹篱秋影:用竹篱秋影收束全诗,增添诗意。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蝴蝶象征轻盈与自由。
  • 拟人:将蝴蝶赋予情感,表现生动。
  • 对仗: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蝴蝶:象征轻松、自由的生活。
  • 蕉林:自然的幽静,隐喻内心的宁静。
  • 老庄:道家哲学,代表对生命的超然与思考。
  • 碧阴晴景:展现自然的变化与和谐美。
  • 竹篱秋影:秋天的意象,传递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宋之问
    • C. 梁清标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老庄”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孟子
    • B. 庄子
    • C. 老子
    • D. 韩非子
  3. “偏胜”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 A. 特别优秀
    • B. 难以达到
    • C. 普通平常
    • D. 令人失望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系列其他作品。
  • 杜甫的《春望》,展现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如梦令》和李清照的《如梦令》,探讨两者在意境与情感表达上的异同。李清照的词多关注个人情感,而梁清标则更注重自然的描绘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
  • 《庄子与道家哲学的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河上二首 漫题三首 杂题 有感 乱前上卢相 春山 乱后 避乱 借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玉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艮字旁的字 楚弓遗影 以介眉寿 乌程 长字旁的字 遭倾遇祸 一心同归 怙终不悔 一见如故 寸字旁的字 诱济 包含络的词语有哪些 合盖 赊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