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4:52
五十年来万事非,
山门可复似年时?
承平扫塔犹无分,
衰暮皈禅未有期。
吊古却添今昔感,
纪游况积死生悲。
画师诗老相随尽,
墨帐平居尚此遗。
五十年来,世事变化无常,
山门是否还能像往年一样?
太平时期扫塔,然而却无缘分。
年老时归于禅宗,尚未有归期。
吊古之情却增添了今昔的感慨,
纪游之中更添死生的悲伤。
画师和诗人都已老去,
而我在这墨帐中仍然留存这些遗迹。
陈宝琛(1848-1906),字仲明,号仲阳,清代诗人、书法家,善于山水和人物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诗作常以抒情见长,风格多样,常表现对历史的感怀与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作于光绪癸未年(1899年),表达了诗人对五十年来世事变化的感慨,以及对故人和往昔的怀念。诗人在青原山寺游历时,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衰老,借此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悲伤。
这首诗呈现出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的生命思考。开头两句“万事非,山门可复似年时?”既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五十年的岁月如白驹过隙,已然让人难以追忆往昔的美好。诗人不仅在问山门是否依旧,更在追问自己是否还能够重返那段无忧的时光。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承平扫塔犹无分”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期待与失落,仿佛历史的风景在眼前,却又无法再度拥有。即使是归于禅宗的宁静,也未必能够给人带来安慰,反而是对衰老与无期的叹息。
“吊古却添今昔感,纪游况积死生悲”两句更为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缅怀与对人生的反思。对古人的思念,似乎让当下的孤独更加明显。最后两句“画师诗老相随尽,墨帐平居尚此遗”,则是对身边老友的追忆与对过往岁月的珍视,尽管一切似乎都已成空,但墨帐中仍有那份记忆的残留。
整首诗情感真挚,层次分明,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邃的思考与感伤,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个人经历、生命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切理解,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诗中提到“五十年来万事非”,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他人的羡慕
“承平扫塔犹无分”中“扫塔”寓意是什么?
A. 对历史的清理
B. 对生命的沉思
C. 对太平的渴望
诗中的“画师”与“诗老”象征着什么?
A. 朋友的离去
B. 时间的流逝
C. 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