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满江红 寄张蓝山》

时间: 2025-05-13 13:06:42

诗句

古木寒藤,高岸底、萧然舟宿。

一夜雨、朔风吹浪,浪高于屋。

梦觉蓬窗无共语,此时正自怜幽独。

道蓝山老子送诗来,挑灯读。

辞与理,俱能足。

从别后,情尤笃,想鬓毛如鹤,目睛如鹘。

四海如公知已少,有心日日相追逐。

恨濯缨亭远水萦纡,山重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3:06:42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寄张蓝山
作者:张之翰 〔元代〕
古木寒藤,高岸底萧然舟宿。
一夜雨朔风吹浪,浪高于屋。
梦觉蓬窗无共语,此时正自怜幽独。
道蓝山老子送诗来,挑灯读。

辞与理,俱能足。
从别后,情尤笃,想鬓毛如鹤,目睛如鹘。
四海如公知已少,有心日日相追逐。
恨濯缨亭远水萦纡,山重复。

白话文翻译:

在古老的树木和寒冷的藤蔓间,船只停泊在高岸的寂静之地。
一夜之间,北风和雨水吹打着波浪,波浪高得超过了屋顶。
梦中醒来,窗外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此时我独自感到怜惜。
听说蓝山的老朋友寄来了诗,我点亮灯火,细细品读。

言辞与道理都能让我满足。
自从分别后,情谊更加深厚,回想起你白发如鹤,眼睛如鹰。
四海之内,知音已然稀少,心中有意,每天都在追逐。
唯恨那濯缨亭远,水流缠绵,山重水复。

注释:

  • 寒藤:指寒冷的藤蔓植物,一般生长在阴冷潮湿的地方。
  • 萧然:形容环境的清冷、寂静。
  • 蓬窗:指窗户的样式,古代房屋的窗户。
  • 辞与理:辞,指词句;理,指道理。
  • 鬓毛如鹤:形容年长者的白发,鹤毛白而细。
  • 目睛如鹘:形容眼神犀利,鹘是一种猛禽,眼睛明亮有神。
  • 濯缨亭:古代的一种水边建筑,常用于游玩休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之翰,元代诗人,字子翰,号玉斋,生于元代,因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被后人称道。张之翰的作品中,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出元代文人的风范。

创作背景:

《满江红》是张之翰寄给朋友张蓝山的诗作,表达了他在旅途中对友人的思念和孤独的感受。诗中描绘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反映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满江红 寄张蓝山》以其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厚的情感而著称。诗开篇即以“古木寒藤,高岸底萧然舟宿”描绘出一种孤寂、冷清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梦觉蓬窗无共语”,表现了诗人在寂静夜晚的孤独与思念。他在雨夜中醒来,窗外的寂静与孤独让他倍感无奈。

诗中提到“道蓝山老子送诗来,挑灯读”,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显示出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通过“辞与理,俱能足”,可以看出他不仅重视友谊,更重视思想的交流。

后半部分“从别后,情尤笃”,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离后的情感愈加深厚,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积淀。最后,诗人用“恨濯缨亭远水萦纡,山重复”来表达自己对友谊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木寒藤,高岸底萧然舟宿:描绘了一个幽静、冷清的环境,设置了诗的基调。
  • 一夜雨朔风吹浪,浪高于屋:写出自然环境的恶劣,增强了诗的紧迫感。
  • 梦觉蓬窗无共语,此时正自怜幽独:表达了孤独的感受,梦中无言的寂寞。
  • 道蓝山老子送诗来,挑灯读:引入友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辞与理,俱能足:强调文学的力量和思想的交流。
  • 从别后,情尤笃:表达了分离后情感的愈加深厚。
  • 想鬓毛如鹤,目睛如鹘:描写友人的形象,生动形象。
  • 四海如公知已少,有心日日相追逐:反映了知音难觅的失落感。
  • 恨濯缨亭远水萦纡,山重复:表达对友谊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鬓毛如鹤”用鹤的白发比喻老人的白发,形象生动。
  • 拟人:波浪的“高于屋”,赋予自然以人的特征。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同时也反映了人际关系的珍贵与脆弱,寄托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厚,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依然热爱生活、热爱友谊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木:象征着岁月的沧桑与自然的坚韧。
  • 寒藤:表现出环境的严酷与孤独。
  • :象征着漂泊与无根,暗示诗人的孤独。
  • 蓝山:友人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友谊的向往。
  • :象征着希望与光明,在孤独中提供了一丝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蓝山”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朋友
    c) 自然景物

  2. 诗中“辞与理,俱能足”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只重视情感
    b) 诗人重视文学与思想的交流
    c) 诗人不喜欢交朋友

  3. 诗人感到孤独的原因是什么? a) 环境恶劣
    b) 没有朋友
    c) 思念朋友

答案:
  1. b) 朋友
  2. b) 诗人重视文学与思想的交流
  3. c) 思念朋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慨。
  • 《夜泊牛头》(李白): 体现了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满江红》均表现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侧重于故乡的怀念,而《满江红》则聚焦于与朋友的情感交流。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投所知 忝官谏垣明日转对 宜春再访芳公言公幽斋写怀叙事,因赋长言 读前集二首 远游 赠刘神童(六岁及第) 蜀中春日 水(西蜀净众寺五题) 卷末偶题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病字头的字 推亡固存 一蒂儿到底 田减一笔常用字汇总_田字减笔画汉字详解 包含逊的词语有哪些 风篷 韭字旁的字 研桑 行字旁的字 物开头的成语 見字旁的字 忠臣良将 笃患 空空洞洞 插床 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狂的笔顺怎么写?这份狂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脉门 眉开眼笑 带天的汉字大全_带天的字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