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0:2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0:23:04
满江红 其五 悼亡
作者: 梁清标
造物如何,遽收拾鸳鸯牒早。
把香天粉井,劫尘埋了。
初拟鹿门同载去,那知更踏长安道。
到如今白首送青春,真颠倒。
蜃市结,风鬟袅。
午梦醒,槐宫杳。
想定情良夜,倚灯人小。
紫蟹黄英难共醉,都堪摩作凄凉稿。
对西风独立哭斜阳,闲花草。
造物主啊,为什么要如此匆忙地收走我的爱侣?
把那香气扑鼻的天和粉色的井水,尘世的烦恼全都埋葬。
原本打算一起去桃花源,如今却只能独自踏上长安路。
到现在,我已白发苍苍,只能送别青春,真是颠倒的命运。
蜃楼的幻影,风轻轻拂动发丝。
午后的梦醒来,槐树下的宫殿已然渺茫。
我想起那美好的夜晚,倚着灯光,感到孤单。
即使是紫蟹和黄英也难以共饮,只有感慨成凄凉的诗稿。
我在西风中独立,哭泣着斜阳,任凭闲花草自生自灭。
梁清标,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情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满江红 其五 悼亡》是作者对逝去爱侣的悼念之作,表达了对爱与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悲伤。
这首《满江红 其五 悼亡》在情感上体现了深沉的悼念与无奈,诗人通过对造物主的呼问,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和对命运的不满。诗中“造物如何,遽收拾鸳鸯牒早”开篇即设置了情境,表明了诗人对于突然失去爱侣的困惑与不解。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反复使用比喻和意象,如“蜃市结,风鬟袅”,通过虚幻的蜃楼和轻柔的风描绘了思念的朦胧与缥缈。
另外,诗中对“白首送青春”的感慨更是揭示了人生的无常。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由失去至孤独,最终回归对生活的无奈与沉重。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深沉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哀伤与思考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造物如何,遽收拾鸳鸯牒早。
诗人疑问造物主为何匆忙带走爱侣,显示对生命无常的反思。
把香天粉井,劫尘埋了。
描述曾经美好的景象,如今已被世俗的烦恼掩埋。
初拟鹿门同载去,那知更踏长安道。
原本希望能与爱侣一起逃入理想的世界,结果却孤独地踏上长安的路。
到如今白首送青春,真颠倒。
反映时间的无情,青春已逝,感到颠覆的无奈。
蜃市结,风鬟袅。
蜃楼的幻影和随风飘动的发丝,象征梦境与现实的交错。
午梦醒,槐宫杳。
醒来后的孤独,槐树下的宫殿似乎遥不可及。
想定情良夜,倚灯人小。
回忆起与爱侣共度良夜的情景,感到无比孤单。
紫蟹黄英难共醉,都堪摩作凄凉稿。
美好的事物也无法与孤独分享,只有化作伤感的诗句。
对西风独立哭斜阳,闲花草。
在西风中独自哭泣,感叹生命的无常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失去爱人的深切怀念,展现了对生命、青春和爱情的思考,表达了无奈与孤独的情感,揭示了人对命运的无力感。
“造物如何”中“造物”指的是?
A. 自然力量
B. 造物主
C. 生命的循环
D. 人类创造
诗中提到的“蜃市”象征什么?
A. 现实的繁华
B. 虚幻的景象
C. 生命的意义
D. 爱情的美好
“倚灯人小”中的“人小”主要传达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快乐
C. 忧伤
D. 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