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补衮图》

时间: 2025-04-27 05:22:42

诗句

杏花红锁玉楼人,试拂山龙日正春。

愿得圣朝无阙事,不烦纤手号针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2:42

原文展示:

补衮图
作者: 吴定璋 〔清代〕

杏花红锁玉楼人,
试拂山龙日正春。
愿得圣朝无阙事,
不烦纤手号针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美丽的女子,正被春天的杏花所围绕,隐约地锁在华贵的楼阁中。她轻轻地掸去山间的龙形图案,正值春光明媚。诗人希望在这盛世的朝代里,没有什么缺憾的事情,而不再需要用细腻的手去呼唤神灵来解忧。

注释:

  • 杏花红锁:杏花盛开的景象,红色的花朵仿佛将人锁住,暗指女子被锁于美丽的环境中。
  • 玉楼人:指美丽的女子,出现在华丽的楼阁中。
  • 试拂山龙:轻轻拂动自然景物,山龙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圣朝:指太平盛世的朝代。
  • 阙事:指缺憾之事。
  • 纤手号针神:用细腻的手去呼唤神灵,借以消除烦恼。

典故解析:

  • “圣朝无阙事”:这是对理想政治状态的一种向往,历史上多有文人以此表达对美好社会的渴求。
  • “号针神”:古代信仰中,常以神灵来祈求平安,诗人用此句强调对神灵的依赖和希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吴定璋,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史诗,作品多展现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性的关怀。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盛世时期,诗人对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期待与美好愿望在作品中得以体现。

诗歌鉴赏:

这首《补衮图》通过描写春日的自然景色与女子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求。开篇“杏花红锁玉楼人”,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而富丽堂皇的场景,杏花的红色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青春的朝气,而“锁”字则暗示了女子因为环境的美丽而被吸引住,形成了一种静谧的美感。接着提到“试拂山龙日正春”,则是将自然界的生机与女子的魅力结合,展示了春日的温暖与活力。最后两句则转向社会现实,表达了对盛世的期望,希望在这样的时代里,能够消除一切烦恼,不再需要依赖神灵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种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的自然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情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杏花红锁玉楼人”:描绘了一位被春天杏花环绕的美丽女子,传达出一种青春与活力的气息。
    • “试拂山龙日正春”:自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山龙可能象征着春天的力量与神秘。
    • “愿得圣朝无阙事”: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
    • “不烦纤手号针神”:强调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希望不再需要依赖神灵来解决烦恼。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和象征手法丰富,杏花和山龙的描写使得自然意象生动鲜明。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繁荣的期待。

意象分析:

  • 杏花:象征青春与希望,春天的活力。
  • 玉楼:代表富贵与美好生活的环境。
  • 山龙:象征春天的力量与自然的神秘感。
  • 纤手:体现女子的细腻与温柔,暗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杏花红锁玉楼人”中的“红锁”表达了什么意象? A. 忧伤
    B. 美丽与温暖
    C. 寒冷

  2. 诗人希望“圣朝无阙事”意味着: A. 生活平淡无奇
    B. 社会安定和谐
    C. 需要神灵的保佑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
  • 诗词对比

    • 杜甫在《春望》中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国破家亡的悲伤,而吴定璋的《补衮图》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吴定璋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 送秋 念奴娇二十六首 其一 念奴娇 对镜 念奴娇 用东坡居士韵,继宛春作 念奴娇 春恨 寄人 念奴娇 戏与侍儿和李易庵春情韵 念奴娇 念奴娇 坏塔次樵风韵 念奴娇·重阳后三日作寄梧 念奴娇 夜登重庆枇杷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失光落彩 眼约心期 府结尾的成语 三台八座 黑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农军 酉字旁的字 故交新知 附耳密谈 包含斧的词语有哪些 藜藿 糹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固宠 引逗 谈空说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