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5:2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5:26:10
天边枕簟,人间瓜果,比夜嫩凉分取。
次公原是醒而狂,谁耐乞七襄残缕。
穿针楼下,凭肩殿角,何限喁喁私语。
只因乌鹊事荒唐,误尽了许多儿女。
在天边的床上,飘着轻柔的凉风;人间的瓜果,正是夜晚的清凉与甘美。
这位公子原本是清醒的,却因狂热而失去理智,谁能忍受在七夕这天乞求那微弱的爱情缘分?
在穿针的楼下,依靠着殿角,私下里说着无尽的悄悄话。
只因那乌鹊的事太过荒唐,误了多少年轻男女的情缘。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48年-1712年),字景星,号瑶山,清代诗人,擅长词,风格婉约,情感细腻,作品多以个人情感与社会时事为题。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七夕之际,表达了对爱情与缘分的期待与失落,透过七夕这一传统节日,描绘了人们在此节日下的情感纠葛。
这首《鹊桥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七夕节的浪漫气氛以及人们对爱情的渴望。诗中开头描写了宁静的夜晚,床上的凉意与人间的瓜果形成了鲜明对比,暗示了生活中的美好与宁静。接着,诗人通过“次公原是醒而狂”表现出对爱情的期待与焦虑,表达了那种即便在理智清醒时,面对爱情的渴望也难以自持的感受。
“穿针楼下,凭肩殿角”中,诗人通过小细节展示了恋人间的亲密与私密对话,仿佛在平静的夜晚中,悄悄分享着彼此的心声。然而,最后一句“只因乌鹊事荒唐,误尽了许多儿女”则通过对乌鹊传说的反思,透露出对爱情的无奈与遗憾。整首诗情感深刻,展现了对传统爱情观的质疑,反映了人们在爱情面前的脆弱与无助。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爱情的脆弱与无常,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爱情时的渴望与无奈,揭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情感之间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传统爱情
b. 生活的艰辛
c. 追求自由
答案:a
诗中“次公原是醒而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理智的向往
b. 对爱情的渴望与焦虑
c. 对现实的无奈
答案:b
“乌鹊事荒唐”中的“荒唐”指的是什么?
a. 乌鹊的传说
b. 年轻人的情感困扰
c. 社会的风俗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本诗与李清照的《鹊桥仙》进行对比,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女性的情感表达,而陈维崧则更加强调对爱情命运的反思与无奈。两者都在不同的角度上展现了七夕的浪漫情怀,但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以上为《鹊桥仙 七夕同蘧庵先生暨诸公饮桢百堂中漫赋》的详细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魅力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