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5:11
新雁过妆楼 得晦闻书,怅然赋答 作者: 陈洵 〔清代〕
玉合罗囊。红香小相怜蠹损春装。浣襟兰泚,羞照一水昏黄。
倦眼西风谁最念,冻萤带雨弄书光。泪绡藏。故人惯识,淹过重阳。
华堂当时送客,怨背窗暗烛,不照回肠。岁寒身世,歌外落雁清霜。
芳尊自吟自泣,任持摺花前金缕裳。香奁集,算只除彤管,谁与冬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的情景,春装虽美,却因虫害而略显损坏。作者在春水边浣洗衣襟,却又羞于映照那昏黄的水面。倦眼凝望西风,谁在最为思念?萤火虫在雨中摇曳,灯光微弱。泪水藏在绡帕中,故人常识,已然在重阳节后逗留。华堂里曾送客,怨恨窗外暗烛,无法照亮心中愁肠。岁月如寒冬,身世如落雁,清霜侵袭。作者独自吟唱,泪流满面,任凭金缕裳在花前摺叠。香奁中已无彤管,谁来与我共度寒冬?
作者介绍:陈洵,清代诗人,擅长词曲,诗风多感伤,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见称。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春日,诗人或许经历了离别或失落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以凄婉的笔调描绘了春日的情感状态,诗人在细腻的意象中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惆怅与对离别的思念。开头以“玉合罗囊”引入,既表现出一种美好的状态,又暗示着这种美好可能因时间的流逝而受损。通过“浣襟兰泚,羞照一水昏黄”,诗人将自我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水面昏黄,正如心中愁绪难以言表。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通过“倦眼西风谁最念”表达出对故人的深切思念,西风带来的不仅是寒冷,还有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诗人提到“冻萤带雨弄书光”,此情此景,更显孤独,仿佛在雨夜中,不停翻阅旧书,回忆往昔。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岁月的感慨,“岁寒身世,歌外落雁清霜”将身世的寒冷与落雁的凄凉联系在一起,反复渲染出一种孤独感。最后以“香奁集,算只除彤管,谁与冬郎”结束,既有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又有对未来寒冬的无奈,充满了惆怅与孤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核心在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常和故人离散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冻萤”象征着什么?
a. 寒冷
b. 孤独
c. 美好
填空题:诗人通过“____”表达对故人的思念。
判断题:这首诗主要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