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8:07
作者: 谢榛〔明代〕
类型: 古诗词
江海通元气,风云入浩歌。
行人犹未返,芳草欲如何。
沙晚閒凫雁,山春秀薜萝。
淮南赋招隐,悽恻感情多。
这首诗描绘了江海的气息与风云的变化,表达了久别重逢的期待和对自然的感悟。行人还未归来,芳草又将何去何从?黄昏时分沙滩上悠闲的野鸭和大雁,春天的山中秀丽的薜萝相映成趣。诗人感叹淮南的隐居生活,内心充满了惆怅和感情的波动。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淮南”是指古代的淮南王刘安,他因隐居而出名,诗人借此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作者介绍:
谢榛(约1560-1620),明代诗人,字子修,号草窗,晚号白云山人,擅长诗歌,作品多涉及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谢榛隐居于乡村、远离繁华生活之际,表达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赵王枕易见寄》是一首意境幽远、情感细腻的诗作,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展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开篇以“江海通元气,风云入浩歌”引入,生动描绘了广阔的自然景观,给人以开阔的视野,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与追求。接下来的“行人犹未返,芳草欲如何”则转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中“沙晚閒凫雁”描绘了黄昏时分宁静的自然场景,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似乎在传达着一种对生活的淡泊态度。最后“淮南赋招隐,悽恻感情多”则是对隐居生活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惆怅与渴望。
全诗以自然为背景,情感贯穿始终,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与生活的思考。整体构思精巧,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谢榛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情感真挚且富有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江海”象征了什么?
诗中“行人犹未返”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