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5:43
淡黄柳
作者: 邓嘉缜 〔近代〕
秋痕几许。垂柳含凄绿。雁影蛩声相递续。打叠吟情入画,时见疏红下林木。野人屋。阶泉响琴筑。闲携杖,试遥瞩。讶长空无迹成萧索。流转风光,飙如一笴,会已春藏黍谷。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柳树依旧带着些许的绿色,雁群的身影和蟋蟀的叫声交相呼应。诗人用吟唱的情感填入画中,不时在稀疏的红叶间瞥见林木的轮廓。远处有个野人的住所,台阶上泉水的声音如同琴声般悦耳。闲游时携带着拐杖,试着远望,却惊讶于长空中没有任何痕迹,显得格外萧索。流转的风光像狂风一样,仿佛春天已经藏匿在丰收的谷物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邓嘉缜(1872-1935),字惟直,号梦阮,近现代诗人、作家,出生于湖南,曾任教于多所学校。其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富有情感,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在纷繁的社会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反映出对传统生活的怀念与对现代生活的思考。
邓嘉缜的《淡黄柳》是一首充满秋日气息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诗中,垂柳的凄绿和秋痕的描绘,首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气氛。雁影与蛩声交替,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带来了时光的流转与记忆的深邃。诗人通过“打叠吟情入画”的表达,显示了他对诗意画境的追求,仿佛在说,情感与景物的结合是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后半部分中,诗人描绘了自己在野人屋旁的闲适情境,摄人心魄的自然声响和宁静的环境让人放松身心,然而在“长空无迹成萧索”的感叹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与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整首诗通过意象的交织,展现了生命的流转与自然的变迁,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垂柳”象征什么?
诗中的“阶泉响琴筑”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诗人通过“长空无迹成萧索”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