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2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26:08
凭栏远眺仲宣楼,景物萧条逼晚秋。
枫叶浸霞红石径,芦花飞雪白汀洲。
笙歌梦踏扬州月,烟水贫无少伯舟。
暝色苍茫天渐缩,蛩声四野为谁愁。
站在栏杆边远望仲宣楼,眼前的景色萧条,正值深秋。
枫叶在霞光中映红了石径,芦花如雪般飘飞在汀洲。
笙歌声中,梦中踏着扬州的明月,烟水缥缈,舟船稀少。
暮色苍茫,天空渐渐缩小,四野的蟋蟀声为谁在愁苦呢?
“仲宣楼”出自古代文学,常被用来象征高远的理想与孤独的情感。诗人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刘鳜,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多变的历史时期。他的诗风以清新隽永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内心感受。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正值诗人对人生、时光的思考。秋天的萧瑟景象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过往的怀念。
《秋感 其一》是刘鳜的一首经典之作,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考。全诗以“凭栏远眺”开篇,便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清幽的秋日场景,仲宣楼高耸入云,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紧接着,诗中描绘的“枫叶浸霞红石径”及“芦花飞雪白汀洲”,通过鲜艳的色彩和对比,展现了秋天的绚烂与凋零的双重性。
“笙歌梦踏扬州月”则把个人的情感与外部景色相结合,梦中踏着的月光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最后,“暝色苍茫天渐缩,蛩声四野为谁愁”,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暗示着对人生的无奈与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对比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孤独与思考的情感基调。
选择题:诗中“仲宣楼”象征什么?
A. 理想
B. 忧愁
C. 现实
D. 过去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枫叶浸霞红石径”主要表现了____的景象。
判断题: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