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6:2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6:20:31
作者: 顾可久 〔明代〕
兹游亦已屡,今上最高峰。
水落洞庭远,山围吴会重。
顾瞻悲浊世,凌厉觅奇踪。
独羡鸱夷子,扁舟欲往从。
这次游览已经多次,今天我登上了最高的山峰。
洞庭湖的水远远退去,群山环绕着吴越的重重山脉。
我回头凝视这个浑浊的世界,心中悲伤不已,渴望寻找奇妙的踪迹。
独自羡慕鸱夷子的自在,他的小船让我心生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第一句的“兹游亦已屡”表明了诗人多次游历的经历,似乎在暗示他对自然的热爱已久。而“今上最高峰”则表现出他此次登山的决心和期望,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接下来的“水落洞庭远,山围吴会重”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的辽阔与群山的重叠,表现出一种广阔的视野和深邃的思考。
诗人在“顾瞻悲浊世”中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悲哀,仿佛在对比自然的美好与人世的浑浊,心中充满了惆怅与不满。而最后一联“独羡鸱夷子,扁舟欲往从”则展现出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鸱夷子作为隐士的象征,代表着一种超脱尘世的自在。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与内心的反思,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现状的悲哀,体现了他渴望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理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洞庭”指的是哪个湖?
诗人羡慕的“鸱夷子”代表什么?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