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四块玉·叹世三首》

时间: 2025-05-07 01:24:19

诗句

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

谁能跃马常食肉?

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

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

随时过遣休生受。

几叶绵,一片绸,暖后休。

戴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

妻儿胖了咱消瘦。

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1:24:19

原文展示:

四块玉·叹世三首
作者: 马致远 〔元代〕

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
谁能跃马常食肉?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
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
随时过遣休生受。几叶绵,一片绸,暖后休。
戴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
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白话文翻译:

带着野花,带着村里的酒,烦恼怎么会侵扰我的心头呢?
谁能常骑马吃肉呢?二顷田地,一头牛,吃饱后就休息。
辅佐国家的心,抓住云彩的手,命里没有的时候就不要强求。
随时随地都要顺其自然,享受生活。几片棉花,一块丝绸,暖和了再休息。
在月光下行走,披着星光走,孤独的小馆中吃着寒食,故乡的秋天来了。
妻儿胖了,我却消瘦。枕上忧虑,马上愁苦,死后就别再操心了。

注释:

  • 带野花:指采摘野花,象征自然的纯真与闲适。
  • 携村酒:携带乡村酿造的酒,表现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
  • 跃马常食肉:比喻奢侈的生活,不常见。
  • 二顷田,一具牛:指农田和牛,代表平凡的农民生活。
  • 佐国心:辅助国家的抱负与理想。
  • 戴月行,披星走:形容夜行的情景,暗示孤独与思乡。

典故解析:

  • 寒食: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源于纪念介子推,家人团聚时的习俗。
  • 命里无时:反映了道教的命运观念,强调顺天应命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致远(1255年-1324年),元代杂剧作家,戏曲作家,代表作有《天净沙·秋思》。他的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成于元代,那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马致远通过诗歌表达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马致远的《四块玉·叹世三首》通过质朴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人们对生活的感慨与思索。诗中开篇用“带野花,携村酒”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传递出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珍视。而“烦恼如何到心头”则流露出一种对烦恼的无奈与释然,似乎在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烦恼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选择不去理会。

接下来的“谁能跃马常食肉”,反映出一种对奢侈生活的质疑,诗人认为大多数人都是靠辛勤劳作过日子,“二顷田,一具牛”寓意着平凡的生活与安逸的心态。“命里无时莫刚求”则是对命运的认知,强调在顺境与逆境中都应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然。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自我的解脱,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带野花,携村酒:描绘自然之美与乡村的质朴生活。
  2. 烦恼如何到心头:表达对烦恼的无所谓态度。
  3. 谁能跃马常食肉:质疑奢侈的生活方式。
  4. 二顷田,一具牛:象征平凡的农民生活。
  5. 命里无时莫刚求:强调随顺命运的智慧。
  6. 随时过遣休生受:倡导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7. 几叶绵,一片绸:象征生活的简单与温暖。
  8. 戴月行,披星走:表现孤独的夜行。
  9. 妻儿胖了咱消瘦:反映家庭的变迁与个人的忧虑。
  10. 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对生死的豁达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跃马常食肉”,比喻奢华生活。
  • 对仗:如“戴月行,披星走”,增强音韵美。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命运的接受与对生活的思考,强调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仍应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野花:象征自然的纯真与美好。
  • 村酒:代表乡土的情感与人际关系。
  • :象征劳动与生活的苦乐。
  • 星月:象征孤独与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带野花,携村酒”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奢华
    B. 珍视自然与简单
    C. 忽视人际关系

  2. 诗人对“命里无时莫刚求”的看法是?
    A. 努力奋斗
    B. 随顺命运
    C. 不在乎结果

  3. 诗中“妻儿胖了咱消瘦”反映了什么样的家庭状况?
    A. 和谐美满
    B. 个人忧虑
    C. 生活富裕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天净沙·秋思》与《四块玉·叹世三首》同样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但前者更倾向于孤独与思乡的情感,后者则更强调对现实的接受与自我释然。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马致远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陈勉仲见留之什 词源图 病余兀坐偶成二绝 病余兀坐偶成二绝 别友人 虞美人·鸳鸯碧瓦寒留雪 减字木兰花·珠帘乍见 好事近·彩舰载娉婷 风流子(范觉民生日) 念奴娇(荆门军宋签判、陶教授许尉同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万人一心 定都 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单诚 月字旁的字 疾裘妒枕 高名大姓 凵字底的字 风起云涌 树疮 作好作歹 拉管 言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拔刃张弩 冠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