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七哀章哭宋尔孚 其三》

时间: 2025-07-12 07:16:12

诗句

乃不留斯人,以为风雅舌。

萧萧九辨二千年,楚秋一派传岭揭。

严霜白露失时心,流入歌章俱秀洁。

呜呼哭君兮风雅芜,蕙华无实百芳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7:16:12

原文展示:

乃不留斯人,以为风雅舌。
萧萧九辨二千年,楚秋一派传岭揭。
严霜白露失时心,流入歌章俱秀洁。
呜呼哭君兮风雅芜,蕙华无实百芳枯。

白话文翻译:

这位杰出的人物不再留存,我只能以此来表达风雅的情怀。
时光流逝,已逾两千年,楚地的秋天依然传承着那一份清雅。
严霜和白露使我的心失去了时机,流传下来的歌章也都显得秀丽而洁净。
哀哉,我在此痛哭君王,风雅的境界已然荒芜,蕙兰虽美却无实,百花也都枯萎了。

注释:

  • 斯人:指代特定的人,这里指的是诗中所悼念的对象。
  • 风雅舌:指优雅的言辞。
  • 萧萧九辨:指秋天的萧瑟景象,"九辨"可能指的是古代对事物的细致分辨。
  • 楚秋:楚国的秋天,象征着清冷与哀伤。
  • 严霜白露:秋冬季节的寒冷象征。
  • 蕙华:蕙兰,通常象征高洁的品德。

典故解析:

“楚秋”指的是中国古代楚国的文化背景,楚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诗歌传统闻名。诗中提到的“蕙华”象征着高雅与美好,然而“无实”则表达了失去的惋惜和现实的残酷,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哀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之奇,明代诗人,以其婉约细腻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对时事的感慨,尤其对故国的思念与哀痛。

创作背景:

《七哀章哭宋尔孚》是郭之奇为悼念宋尔孚而作,表达了对这位文化名人的追思与敬意。此诗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反映了明代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对个人品德的推崇。

诗歌鉴赏: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浓郁的哀愁与对往昔的追忆。首句通过对“斯人”的感叹,揭示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怀念,传达出一种对古典风雅的渴望与追求。接下来的“萧萧九辨二千年”则通过历史的流转,表现出对时间的感慨,似乎在说即使时光荏苒,楚地的秋天依然带着那份清雅的气息。作者用“严霜白露”来形容内心的失落和不安,流入的歌章虽仍然显得秀丽,但其背后却是对逝去岁月的无奈与惋惜。最后的“呜呼哭君”则是对君主的深切哀悼,表现出对风雅境界的失落,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惆怅。整首诗在意象上充满了秋天的萧瑟与寒冷,情感上则交织着怀念、哀痛与无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乃不留斯人,以为风雅舌:感叹没有这样的伟人留下,只有以言辞表达风雅。
  2. 萧萧九辨二千年: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二千年后的秋天依旧萧瑟。
  3. 楚秋一派传岭揭:楚地的秋天景象依旧在传承。
  4. 严霜白露失时心:严霜和白露让人失去了对时机的把握。
  5. 流入歌章俱秀洁:流传下来的歌章都显得洁净。
  6. 呜呼哭君兮风雅芜:哀叹君王,风雅的境界已然荒芜。
  7. 蕙华无实百芳枯:蕙兰虽美却无实,百花也都枯萎。

修辞手法:

  • 比喻:严霜和白露比喻内心的寒冷与失落。
  • 对仗:如“蕙华无实,百芳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秋天的景象赋予情感,使得景物与情感紧密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对文化传承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风雅的哀伤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文化的重视与对美德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斯人:象征着杰出的人物,历史的代表。
  2. 风雅:象征着高尚的情操与文化修养。
  3. 严霜白露: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4. 蕙华:象征着美好与高洁,但同时又暗示了现实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斯人”指的是谁?

    • A. 郭之奇
    • B. 宋尔孚
    • C. 楚国的秋天
  2. “蕙华无实”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美好的希望
    • B. 失落与无奈
    • C. 生命的繁荣
  3. 诗中使用的“严霜白露”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繁华似锦
    • B. 寒冷与失落
    • C. 时光的流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春望》
  2. 李白《静夜思》
  3.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郭之奇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怀与对社会的思考,但郭之奇的作品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更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郭之奇研究》
  2.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3. 《风雅与哀愁:古典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二首·留侯庙 其二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一 咏双鬟猧儿 浣溪沙 浣溪沙四十四首 其四十三 君心 浣溪沙 其四 浣溪沙·刘公纯录示马湛丈近诗一联,因窃取缀为小词,寄呈湛翁湖上,兼简公纯 浣溪沙 其十 浣溪沙 其二 与友人约为方外游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名声在外 匿迹隐形 三撇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智开头的成语 披霜带露 饮鸩止渴 女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叫曲 门匾 自愧不如 像心适意 拿三搬四 批亢抵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