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5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52:25
乘兴偶来西水畔。
感得多贤,执手频相挽。
此日囗烽天下满。
吾侪诗酒还堪恋。
不见祇愁相见晚。
见了轻分,却又愁无限。
秋水片帆行渐远。
苍葭白露迷人眼。
偶尔兴致勃勃来到西水边,
感叹贤士众多,手握手频频相挽。
今天的烽火硝烟弥漫四方,
我们还惦念着诗酒的美好。
不见面只愁相聚太晚,
见面后稍稍分别,却又愁肠百结。
秋水中的小船渐行渐远,
苍白的芦苇和白露让人迷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诗中提到的“烽火”象征着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正是这种历史背景下,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更加显得珍贵。诗中提到的“秋水片帆”与“苍葭白露”都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表达了秋天的寂寥与忧伤。
俞士彪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他的诗作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此诗写于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和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蝶恋花》充满了离别时的惆怅与感慨。开头几句表现出诗人偶然来到西水旁的愉悦,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内心的忧愁逐渐显露。诗人通过对“多贤”的感叹,表明对友人的高尚品质的赞扬。而“烽火天下满”则让人意识到,尽管有如此美好的友情,外面的世界却依然动荡不安。
诗中提到“不见祇愁相见晚”,暗示了即使相聚也难掩离别的愁苦。再到“秋水片帆行渐远”,不仅表明了离别的事实,也通过画面感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的感叹。最后的“苍葭白露迷人眼”则把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珍惜,也有对时局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情感,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个体生活的影响,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西水”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秋水片帆行渐远”表达了对__的感叹。
判断题:诗中“囗烽天下满”暗示外部环境的安宁。(对/错)
对比这首《蝶恋花》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表达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情感,但《蝶恋花》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友情,而《静夜思》则更注重对故乡的思念和个人情感的孤独。两者在意象的使用上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