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4:2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4:25:12
重阳再见此登临,
久病翻怜少壮心。
黄叶已寻幽涧落,
白云犹闭独峰深。
多餐篱菊宁辞老,
细看茱萸又到今。
寂寞湖山窗里尽,
秋风高顶几成吟。
重阳节再度来临,我再次登上这里,
久病之后更怜惜年轻的心境。
黄叶已经在幽静的山涧中飘落,
白云依然遮住那独立的高峰。
多吃一些菊花菜,也不怕年老,
仔细一看,茱萸又到了这个时节。
窗内的湖山一片寂寞,
在秋风中,我在高处吟唱几首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重阳"在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具有长寿和团圆的象征意义。诗中提到的“茱萸”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古人会在这一天佩戴茱萸,以求平安。
作者介绍:
释函是,明代高僧,以诗词见长。他的作品大多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常常结合佛理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因久病而对年轻的心境倍加珍惜,同时也感叹秋意的浓厚。重阳节的习俗让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之美,结合自身的经历,写下了这一首充满哲思的诗篇。
这首诗以“重阳”作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自然美的深刻感悟。诗人在久病之后重新登上双镜楼,心中感触颇深,既怀念年轻的朝气蓬勃,又感叹生命的脆弱。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如“黄叶已寻幽涧落”和“白云犹闭独峰深”,传达出秋天的萧瑟和孤独,这与他内心的寂寞产生了共鸣。
同时,诗中提到的“多餐篱菊宁辞老”,表现了对菊花的热爱,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诗人宁愿在菊花的陪伴中面对老去的命运。最后一句“秋风高顶几成吟”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即使在孤寂的环境中,依然能够在秋风中吟唱出动人的诗篇,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在重阳节对年轻时光的珍惜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衰老的无奈与豁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重阳节通常在什么时间?
诗中提到的“茱萸”的作用是什么?
诗人对待衰老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更多地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李白的《庐山谣》则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放的情感。两者在风格上与释函是的这首诗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不同的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理解。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