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踏莎行·隐括梁元帝采莲赋为小词》

时间: 2025-07-28 20:47:19

诗句

水溅兰桡,芦侵罗荐。

徐回鹢,溪头见。

芰荷香里杂衣香,红莲乱却如花面。

荇湿沾衫,菱长绕钏。

轻移桂棹浮萍绊。

芙蓉采得满船归,歌声渐入江南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47:19

原文展示

踏莎行·隐括梁元帝采莲赋为小词
作者:袁荣法 〔近代〕

水溅兰桡,芦侵罗荐。
徐回鹢,溪头见。
芰荷香里杂衣香,
红莲乱却如花面。
荇湿沾衫,菱长绕钏。
轻移桂棹浮萍绊。
芙蓉采得满船归,
歌声渐入江南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采莲时的情景。小船在水面轻轻摇晃,水花溅起,芦苇侵入了轻薄的罗裙。舟行缓慢,在溪流边看见的景象。荷花的香气与衣物的香气交织在一起,红色的莲花错落如同美丽的面容。湿漉漉的荇菜沾湿了衣衫,菱角缠绕在船桨旁。轻轻移动着桂木船桨,浮萍却在船边缠绕。采到的芙蓉花满船而归,歌声渐渐传入江南的岸边。

注释

  • 兰桡:兰色的小船。
  • 罗荐:轻薄的罗裙。
  • 鹢(yì):一种水鸟,常在水边出现。
  • 芰荷:指荷花,荷花的香气。
  • :水生植物,常见于池塘。
  • :水生植物,菱角的植物。
  • 桂棹:用桂木做的船桨。

典故解析

这首词受《梁元帝采莲赋》的影响,采莲赋是梁元帝的作品,描绘了水乡的美丽景色和采莲的乐趣。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荣法,近代诗人,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创新,风格独特,既有古典韵味又融入了现代情感。

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古典场景,表达对往昔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踏莎行·隐括梁元帝采莲赋为小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代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展现了诗人在水边采莲的悠闲时光。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水溅兰桡”、“芦侵罗荐”,生动地表现了小船在水面上轻轻摇曳的情景,带给读者清新而又宁静的感受。整首词的意境如同一幅水墨画,描绘出了一幅优雅、恬静的江南风光图。

词中融合了多种感官体验,例如视觉的美丽景色、嗅觉的荷花香气、触觉的水滴和湿衣,形成了一种交融的美感。在最后一句“歌声渐入江南岸”中,描绘了人们在采莲归来时欢快的歌声,给人一种温暖和愉悦的感觉。这首词不仅是对江南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和享受,体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溅兰桡:描绘船在水中前行,水花四溅,展现动感。
  2. 芦侵罗荐:芦苇的生长侵入了轻薄的罗裙,暗示自然的亲密接触。
  3. 徐回鹢,溪头见:水鸟缓慢飞回,展现了宁静的水边环境。
  4. 芰荷香里杂衣香:荷花的香气与衣物的香气混合,营造出美好的氛围。
  5. 红莲乱却如花面:红莲花朵繁茂,宛如美丽的面容,形象生动。
  6. 荇湿沾衫:水生植物的湿气沾湿了衣衫,增添了细腻的感受。
  7. 菱长绕钏:菱角植物缠绕在船桨旁,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8. 轻移桂棹浮萍绊:轻轻划动桂木船桨,浮萍缠绕在船边,展现劳作的乐趣。
  9. 芙蓉采得满船归:采到的芙蓉花满船而归,象征丰收的喜悦。
  10. 歌声渐入江南岸:欢快的歌声传入江南岸边,表现出归家的愉快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莲乱却如花面”,将红莲比作美丽的面容,形象生动。
  • 拟人:如“轻移桂棹浮萍绊”,赋予自然物以人的动作,增强生动感。
  • 对仗:如“芰荷香里杂衣香”、“荇湿沾衫,菱长绕钏”,对称工整,增加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采莲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愉悦,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桡:象征着轻盈与优雅。
  • 芦苇:代表自然的生机与繁茂。
  • 荷花:象征美丽与纯洁。
  • 歌声:象征欢乐与生活的乐趣。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画卷,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溅兰桡”描绘的是哪个场景?

    • A. 船在水中行驶
    • B. 采莲的乐趣
    • C. 荷花盛开的景象
  2. “荇湿沾衫”中的“荇”指的是?

    • A. 一种水生植物
    • B. 一种鱼类
    • C. 一种水鸟
  3. 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离别的伤感
    • B. 回家的喜悦
    • C. 对自然的感慨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白居易
  • 《采莲曲》:李白

诗词对比

  • 《江南春》:同样描绘了江南的春景,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活的乐趣。
  • 《采莲曲》:表达了采莲的乐趣,与本词有相似的主题,但风格上更加直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踏莎行·隐括梁元帝采莲赋为小词》的艺术魅力与情感内涵。

相关查询

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十首 其十 观灯口号十首 其六 凄凉犯·绿杨巷陌秋风起 越女镜心(别席毛莹) 雪中六解 观灯口号 惜红衣·吴兴荷花 齐天乐·蟋蟀 平甫放三十二鸥于吴松余不及与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缕的词语有哪些 龙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玉勒 十鼠同穴 水秀山明 辞典 石崇斗奢 见字旁的字 仲氏 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手字旁的字 爱如己出 神会心契 尢字旁的字 上梁不正下梁歪 散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