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画兰》

时间: 2025-05-07 15:39:35

诗句

彼美在空谷,离立含冰霜。

地幽作花早,春风生古香。

盈盈一涧水,孤客遥相望。

不采何忍舍,采之用无方。

愿得赠之子,佩以罗绮裳。

中道勿捐弃,千载留芬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39:35

原文展示:

彼美在空谷,离立含冰霜。
地幽作花早,春风生古香。
盈盈一涧水,孤客遥相望。
不采何忍舍,采之用无方。
愿得赠之子,佩以罗绮裳。
中道勿捐弃,千载留芬芳。

白话文翻译:

这美丽的兰花生长在空旷的山谷中,孤独地矗立着,仿佛沾染了冰霜。
大地幽静,早早便开出了花朵,春风中飘散着古香的气息。
清澈的溪水蜿蜒流淌,孤独的客人远远望去。
不采摘这花,怎能忍心舍弃?但采摘了又不知道如何使用。
希望能将它赠予有缘之人,让他佩戴上华丽的衣裳。
在途中切勿抛弃这花,千年之后仍可留存芬芳。

注释:

  • 彼美:指那美丽的兰花。
  • 空谷:指空旷的山谷,象征孤独与清幽。
  • 离立:独自屹立,形容兰花的孤傲。
  • 含冰霜:形容兰花的清冷和高洁。
  • 地幽:地势幽静。
  • 古香:古老而清新的香气。
  • 盈盈:形容水清澈明亮。
  • 孤客:孤独的游客。
  • 不采何忍舍:不忍心舍弃不去采摘。
  • 佩以罗绮裳:希望能够赠与有缘人,佩戴华美的衣裳。
  • 中道勿捐弃:在途中不要抛弃这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彻凡,字惟一,号澄园,出生于清代,诗人以其高洁的情操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其作品多以自然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题画兰》创作于诗人对兰花的欣赏与思考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诗中蕴含了对友情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题画兰》通过对兰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心中的高洁与孤傲。诗的开头便以“彼美在空谷”引入,描绘出兰花的生长环境,空谷的宁静与兰花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其高洁的特质。接着,诗人通过“春风生古香”描绘出兰花在春风中散发的香气,传达出一种自然的和谐与美好。诗中“盈盈一涧水”,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清澈,还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孤独。

整首诗蕴含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诗人希望将兰花赠予有缘之人,这种情感的寄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温情与哲思,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彼美在空谷:兰花的美丽与众不同,生长在偏僻的山谷中,象征孤高。
  2. 离立含冰霜:兰花孤独地伫立,仿佛沾染了冰霜,展现其清冷的气质。
  3. 地幽作花早:幽静的土地上,兰花早早盛开,象征自然的召唤。
  4. 春风生古香:春风中散发出古老的香气,传达出一种历史感和自然的魅力。
  5. 盈盈一涧水:清澈的溪水流过,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孤独感。
  6. 孤客遥相望:孤独的旅者远远望去,表达对美的向往与思考。
  7. 不采何忍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不忍心舍弃。
  8. 采之用无方:即便采摘了,也不知道如何使用,体现对美的无奈。
  9. 愿得赠之子:希望将之赠与有缘人,表达了对友谊的期待。
  10. 佩以罗绮裳:希望有缘人能够佩戴华丽的衣物,象征美的传递。
  11. 中道勿捐弃:在途中不要抛弃这花,强调珍惜。
  12. 千载留芬芳:即使千年之后,仍希望能留下芬芳的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兰花比作高洁的象征。
  • 拟人:兰花似乎在与孤客对话,传达情感。
  • 对仗:如“盈盈一涧水,孤客遥相望”,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思考。通过兰花这一意象,诗人传达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与对孤独的感悟。

意象分析:

  • 兰花:象征高洁、孤傲的品质。
  • 空谷:象征宁静与孤独,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春风:代表生命的复苏与自然的和谐。
  • 涧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纯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彼美在空谷”中的“彼美”指代的是?

    • A. 一位女子
    • B. 兰花
    • C. 山谷
    • D. 春风
  2. “不采何忍舍”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对友谊
    • B. 对美好的事物
    • C. 对自然的敬畏
    • D. 对孤独的接受
  3. 诗中提到的“千载留芬芳”反映了什么主题?

    • A. 对时间的无情
    • B. 对生命的珍惜
    • C. 对物质的追求
    •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兰亭集序》王羲之
  • 《竹石》郑板桥

诗词对比:

  • 《兰亭集序》:同样赞美自然之美,但更侧重于友谊与聚会的欢愉。
  • 《竹石》:表现出对坚韧不拔品质的追求,与《题画兰》中的高洁孤傲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赏析》
  • 《诗经与古诗词研究》
  • 《清代诗人传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相见欢 春日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直字 在唐忆本乡 与朝主人 下狱贡诗 辞蜀相妻女诗 题汲古阁 刘仙岩和曹辅韵 月波楼题壁 间道述怀寄黄鹿泉燕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面字旁的字 提奖后辈 飠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漂母之恩 包含濡的词语有哪些 没大没小 凉凉 参差不一 门字框的字 毛字旁的字 绿内障 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诗僧 火冒三丈 琐旅 轮结尾的成语 谒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