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8:33
望海潮 八月十八日潮生
作者: 高濂 〔明代〕
江分吴越,星摇牛女,潮回海跃山倾。
怒奋天戈,惊翻地轴,半空万马奔腾。
栗烈走风声。俨堆云喷雪,照日层冰。
填填隐隐,真疑千里荡雷旌。
沧溟应月亏盈。亘古今消长,暮落朝升。
水分一派,浪蟠几曲,苍茫势驾飞鲸,
岁岁看潮生。喜凭高纵目,把酒相迎。
便想飘然,随潮归去向蓬瀛。
江水把吴地和越地分开,星星在天空摇曳,潮水回涌,海浪翻滚,山也似乎倾斜。
怒涛汹涌,仿佛要翻转地轴,半空中万马奔腾,气势磅礴。
风声如雷,云层厚重,映照着阳光,像层层冰雪。
隐隐约约,真像千里之外的雷声在荡漾。
沧海与明月交相辉映,古往今来潮起潮落,夕阳西下,晨光再升。
水分成一片,浪潮蜿蜒曲折,苍茫的海面上飞鲸跃出。
年年岁岁看潮起潮落,喜爱在高处远眺,举杯相迎。
于是我想随潮而去,飘然归向仙境蓬莱。
“牛女”典出于《诗经》,描述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寓意着相思与期盼。潮水与海洋的变化,则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时光的流转。
作者介绍:高濂,明代诗人,擅长词曲和诗歌,其作品常表现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八月潮生之际,诗人身处海边,目睹潮起潮落,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无常,因而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这首《望海潮》通过描写海潮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江分吴越”描绘了江河的分界,紧接着“星摇牛女”将人们的思绪引向宇宙,诗中用气势磅礴的“怒奋天戈,惊翻地轴”形象地表现了潮水的力量,仿佛可以翻转大地,体现了自然的伟力和人类的渺小。
接下来,诗人通过“栗烈走风声”和“照日层冰”的描绘,展示了海面上的风声和光影交错的美。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潮水变化的感慨,反映了时光流逝、人生起伏的哲理,尤其是“岁岁看潮生”一句,既是对潮水的观察,也是对人生的总结。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壮丽,又有哲理的深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起伏的深刻思考,寄托了对自由和归隐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越”指的是哪个地区?
“怒奋天戈”中的“天戈”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岁岁看潮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