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2:18
万里晴光透碧霄,
南天喜见积阴消。
朝阳暖似新棉袄,
春色鲜于旧锦袍。
人意好,岁收饶。
同心为国看今朝。
防骄反腐归中道,
珍重神州百炼刀。
这首诗描绘了晴朗明媚的万里天空,南方的阴霾终于散去。早晨的阳光温暖得像新做的棉袄,春天的色彩比传统的锦袍更加鲜艳。人们的心情很好,丰收的年头到来了。大家齐心协力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反腐倡廉走向正道,珍惜我们祖国这把经过千锤百炼的武器。
王季思(1870-1935),字文瀚,号澄江,江苏常州人,是近代著名的诗人、学者,致力于诗词的创作与研究,风格典雅,富有政治情怀。
此诗写于国难当头、社会动荡之际,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与信心,表达了团结奋斗、反腐倡廉的迫切呼声。
这首《鹧鸪天》以晴朗的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明朗的氛围,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诗中通过“朝阳”与“春色”的对比,强调了新旧之间的差异,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期盼。尤其是“人意好,岁收饶”一句,体现了人们在美好时光中的乐观态度,以及丰收年带来的喜悦。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国家的治理,强调了团结和反腐的必要性,展现出一种家国情怀。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积极向上,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有对国家未来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王季思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棉袄”、“锦袍”,通过这些生活化的比喻,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集中在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信心上,强调团结和努力的重要性,同时也对腐败现象提出了警觉,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朝阳”比喻了什么?
诗中强调的反腐倡廉是为了:
答案:
对比王季思的《鹧鸪天》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但王季思更侧重于希望和团结,而杜甫则更多地展现了对国破家亡的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