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5:1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18:30
高堂违色养,薄宦滞功名。
几载归闽梦,今朝到越程。
山环晴见喜,涛怒夜闻惊。
此际倚闾望,应思中路征。
我在高堂之上,因家里的色养而不得志,做了薄薄的官职,无法实现功名。
几年来我一直梦想着归乡,今天终于到达了越地的旅途。
山环绕着我,晴天让我感到喜悦,狂涛怒吼的夜晚让我感到惊慌。
此时此刻我倚靠在门前眺望,想必会思念起那一路上征途的艰辛。
“几载归闽梦”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在古代文人中,故乡常常是情感的寄托。而“涛怒夜闻惊”则是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内心的震荡与不安,传统诗歌中常用自然景象来映衬人的情感。
作者介绍:林廷选,明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描写士人生活与自然景象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归乡途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及旅途中的感受,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仕途与家庭关系的复杂心情。
《舟次钱塘写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渴望。开篇提到“高堂违色养”,表明诗人在仕途上受挫,心中对家庭的愧疚感油然而生。接下来的“薄宦滞功名”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社会地位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经过几年的漂泊,诗人终于到达了越地,内心感慨万千,既有对故乡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
“山环晴见喜,涛怒夜闻惊”,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出诗人复杂的情感。晴天的山环绕让人感到愉悦,而狂涛的怒吼则让人惊慌,这样的对比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所经历的内心波动。最后一句“此际倚闾望,应思中路征”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等待与对过往旅程的回忆,折射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往的惋惜,情感深邃而真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个人的旅途经历,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理想的追寻,展现了人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与孤独。
诗词测试:
诗人因何感到“违色”?
诗中提到的“薄宦”指的是什么?
“山环晴见喜,涛怒夜闻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